快訊播報
慧業煤炭快訊
- 2025-06-17 08:58
-
河南國資國企堅持數智深度賦能,推動煤炭、鋼鐵、裝備等重點傳統領域“智改、數轉、網聯”,河南省管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示范場景應用競相落地,累計建成工業互聯網平臺4個、智慧礦山35座、智慧工廠23家、智慧園區8個。
- 2025-04-03 10:28
-
近日,數智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空天地北斗定位技術”在新街能源智慧基建管理系統實現成功部署。此次技術應用在國內煤炭基建領域完成了“BIM+北斗”技術融合的首次落地,這一突破性進展標志著我國煤炭行業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邁出了關鍵一步。
- 2025-03-25 11:21
-
3月24日,通遼市智慧礦業有限公司成功以28.5525億元競得內蒙古自治區霍林河礦區四號井田煤炭資源探礦權。
- 2025-06-27 09:36
-
Mysteel煤焦:據蒙古國媒體6月26日報道,蒙古鐵路國有控股公司與國能焦煤(天津)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14日簽署煤炭運輸長期協議,并于6月24日正式啟動貨運業務。首列蒙煤列車經塔溫陶勒蓋站發車,通過鐵路運輸至嘎順蘇海圖碼頭,公路汽運短倒后順利通關進入甘其毛都口岸馳恒監管區。至此,塔溫陶勒蓋至嘎順蘇海圖方向的鐵路正式實現常態化貨運,計劃在16年期間運輸2.47億噸煤炭。
- 2025-06-27 08:52
-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在《學習時報》發文指出,有序實施煤炭產能儲備制度,持續增強煤炭生產供應能力。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支撐性調節性電源、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和靈活互濟工程建設。全力確保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建立完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風險評估和應對機制,統籌推進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和產業基礎再造工程,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慧業煤炭市場行情
按綜合排序
-
6月28日蒙古國煤炭短盤運費價格行情
煉焦煤 2025-06-28 17:30
-
6月28日蒙古國煤炭短盤運費價格行情
煉焦煤 2025-06-28 10:09
-
6月27日(17:30)蒙古國煤炭短盤運費價格行情
煉焦煤 2025-06-27 17:33
-
6月27日煤炭國際運費價格行情
煤炭 2025-06-27 17:25
-
6月27日蒙古國煤炭短盤運費價格行情
煉焦煤 2025-06-27 10:00
-
6月26日煤炭國際運費價格行情
煤炭 2025-06-26 17:36
-
6月26日(17:30)蒙古國煤炭短盤運費價格行情
煉焦煤 2025-06-26 17:33
-
6月26日蒙古國煤炭短盤運費價格行情
煉焦煤 2025-06-26 10:05
-
6月25日(17:45)蒙古國煤炭短盤運費價格行情
煉焦煤 2025-06-25 17:45
-
6月25日煤炭國際運費價格行情
煤炭 2025-06-25 17:33
慧業煤炭相關資訊
-
針對下一步工作,他提出三個方面的要求在虧損企業治理方面,一是要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強化虧損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二是要緊盯目標任務,分類施策確保治理工作取得實效;三是夯實主體責任,強化正向激勵鞏固虧損企業治理成效在成本管理方面,一是要轉變成本管理觀念,構建降本增效長效機制;二是緊盯成本管理目標,創建行業一流成本優勢;三是科學統籌成本管理,實現降本增效預期目標在用好三網一平臺方面,一是加快數據標準化體系建設,進一步夯實底層數據基礎;二是拓展煤炭數字化應用場景,激發智慧管理效能;三是強化平臺常態化高效運行,保障功能有效發揮。
爐料
-
從井下智能現代的綜采工作面,到寬敞明亮的智能化調度指揮中心;從精確定位、自動調配的井下“網約車”,到忙碌于主運輸系統和水泵房的軌道式巡檢機器人;從集成照明、攝像、語音通信等功能于一體的礦用本安型智能安全帽,到一線職工手中可實時視頻通話的5G手機……近年來,晉能控股集團將工業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機器人、智能裝備等與現代煤炭開發利用深度融合,加快煤礦智能化改造、傳統產業數字化步伐,切實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
爐料
-
2024年,內蒙古升級并構建起“國能互通能源產業互聯網平臺”,運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以煤炭為核心,為煤炭產業鏈上的2000多家企業提供大宗智能交易、智慧供應鏈、金融助力、大數據等綜合服務“近3年,平臺煤炭交易量超8.8億噸,交易額超2600億元”溫琳說,“數智化正在打通供需壁壘,賦能內蒙古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 6月6日,國能互通能源產業互聯網平臺交易數據顯示,當日線上煤炭交易9000噸。
原料
-
譬如,“內河智慧綠色第一港”周口港開辟了中原出海新通道;河南水投集團使用高保真三維數字孿生場景,提升了河道風險預警等智能治理水平;中豫航空集團打造空、陸、網一體化的智慧機場、“零碳機場”,今年一季度鄭州機場國際和地區客、貨運吞吐量實現雙增 此外,河南國資國企堅持數智深度賦能,推動煤炭、鋼鐵、裝備等重點傳統領域“智改、數轉、網聯”,河南省管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示范場景應用競相落地,累計建成工業互聯網平臺4個、智慧礦山35座、智慧工廠23家、智慧園區8個。
原料
-
山西陽泉:到2030年生產煤炭總產能穩定在5800萬噸/年左右
大力引進高水平科研院校的技術和團隊,鼓勵大型龍頭煤炭、煤電企業在多領域因地制宜開展技術攻關和試點示范,積極拓展應用場景,探索二氧化碳回收純化利用等項目,為煤電清潔低碳轉型探索有益經驗(市能源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積極打造“智慧電廠” 加快推進傳統電廠逐步向數字化電廠—智能化電廠—智慧電廠轉變,鼓勵在地電力企業主動向智慧電廠轉型發展,大規模應用人工智能識別等先進技術,對電力數據進行實時監測、診斷、分析和反饋,實現智能監管、智能調節、智慧交易等功能,最終達到智能管控和節能降耗目的。
原料
-
煤礦智能化是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技術路徑,代表著煤炭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是發展煤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 中國神華產權所屬準能集團立足資源稟賦,在煤炭產業變革中大力推進智能化建設,從“傳統開采”到“智慧采掘”,讓“黑色資源”實現集約開采、綠色開采、智能開采,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構建生產新體系 5月20日,黑岱溝露天煤礦一派現代化生產場景。
原料
-
”黑岱溝露天煤礦調度指揮中心主任常建國介紹道 調度指揮中心如同礦山的“智慧大腦”,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5G網絡與數字孿生技術,實時掌握每一臺設備位置、狀態及作業量,實現車鏟精準智能匹配和運距最優 黑岱溝露天煤礦靈活調整生產計劃,合理分解任務,以提升電鏟有效作業率為核心,積極挖掘各生產環節的優勢,確保各項工作都抓實抓細,推動穿爆、采掘、運輸、工務、供電五大環節高效銜接、緊密配合、環環相扣,有效降低外障影響時間,為煤炭穩定供應聚力前行。
原料
-
27日下午,大會開展了煤炭物資物流新質生產力與供應鏈管理專題研討天津大學教授、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劉偉華,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物流工程系主任、教授張曉東,中國煤炭開發公司數字賦能中心副經理穆英永等,分別圍繞能源供應鏈助力全國統一煤炭大市場建設、煤炭物資物流多式聯運與高質量發展、中國中煤智慧供應鏈平臺等議題進行了交流分享 會議發布了首本《2025煤炭行業物資裝備與現代物流產業發展藍皮書》,藍皮書分析了我國煤炭物資裝備和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現狀、技術創新及未來趨勢,提出了“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的發展理念。
原料
-
正是這種“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使得躍進港與多家企業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后續,躍進港將持續深化“港港聯動”協同效應,優化摻配業務技術體系,進一步挖掘市場需求潛力,加速推進智慧化物流建設,以科技賦能提升服務效能,力爭在煤炭貿易領域打造更具影響力的行業
原料
-
鄭煤機集團、亞信科技組建合資公司,開創“礦山與裝備制造數智運營”新模式
亞信科技是領先的信息技術產品與服務提供商,具備覆蓋咨詢規劃、產品研發、實施交付、系統集成、智慧決策、數據運營的數智化“全棧”服務能力 合資公司將聚焦“生產運營、安全運營、裝備運營”三大方向,運用數智手段為客戶提供多場景服務生產運營方面,面向煤礦智能化生產、采煤工藝迭代、數字化管理等場景,提供采掘面生產運營優化服務、全礦生產運營優化服務,助力煤炭行業提升生產運營效率安全運營方面,面向巷道/隧道風險監測與維護、進度管理、采場管控、災害綜合防治等場景,提供安全監控與分析、模型構建、安全培訓及報告等服務,為礦企安全建設與投資提供指導,為上游裝備和服務供應商提供市場洞察服務與產品研發指導。
原料
-
17日,中國礦業大學煤炭精細勘探與智能開發全國重點實驗室、徐州數字空間礦山研究院與億歐智庫/億礦通聯合發布的《2025智能礦山暨無人駕駛行業藍皮書》顯示,中國智慧礦山市場規模正以年均超10%的速度增長,預計2025年市場總額將達670億元,2035年將突破1200億元 這一數據揭示了我國礦山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智能化變革,而這場變革背后是政策剛性需求、下游行業回暖和技術投入分化三大驅動力的共同作用。
原料
-
當前,煤炭行業開發應用的專用大模型從開發主體看,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大型煤炭企業結合自身數據和知識開發的大模型包括“神東慧知”大模型、國能數智科技煤炭設備綜合診斷運維大模型、中煤識物靈境大模型、中煤“地知”大模型、太陽石大模型、曉悟地質垂直大模型、煤科衛士大模型ChinamjGPT、選煤知識庫等其中,“神東慧知”大模型為煤炭行業量身打造AI,為員工提供了一個高效、智能的工作輔助平臺;太陽石礦山大模型打通了人工智能技術與礦山生產場景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以其為基礎的礦山百通、煤科礦安、礦山中控、礦山視巡、礦山知行等系列AI產品形成了覆蓋礦山生產全流程的智能化解決方案體系,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中煤識物靈境大模型實現庫存資源全生命周期精益管控,賦能企業供應鏈效能躍升等。
原料
-
湖南省工業領域鼓勵發展的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2025年版)
湘工信節能〔2025〕180號 各市州工信局,有關企業: 為加快推動湖南省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加大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和產品推廣應用力度,積極穩妥推進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我廳組織開展了湖南省工業領域鼓勵發展的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和產品遴選工作經企業申報、市州推薦、專家評審和網上公示等程序,確定了《湖南省工業領域鼓勵發展的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2025年版)》,現予以公布。
鋼材
-
10點30分,姚強一行到達河南煤高效公司現場進行實地考察,曹國超向專家組一行講述了龍成集團煤高效板塊的發展歷程其表示,龍成集團自2007年聚焦低階煤低溫熱解技術攻關,歷時十八載持續突破,累計完成上萬次實驗室研發、小試優化及中試放大,系統突破技術瓶頸并確立工業化工藝路線;2011年在河南西峽建成30萬噸/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工業化生產裝置,實現低階煤高效轉化技術產業化落地;基于技術驗證成果,2012年6月啟動河北龍成(曹妃甸)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建設,總投資49億元,設計單系統處理原煤達100萬噸/年,2014年3月建成投產并實現長周期平穩運行;2023年計劃投資85.8億元建設新疆慧能1500萬噸/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承擔煤炭分質分級清潔高效利用技術裝備產業化示范和粉煤熱解高溫油塵分離裝置工業化示范兩項任務,核心裝置采用龍成集團自主創新研發的單系統500萬噸/年低階煤低溫熱解技術裝備,被國家能源局認定為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于2024年4月開工建設,計劃于2026年6月份建成投產。
原料
-
從能源結構、煤炭消費結構、煤炭消費需求等方面對當下市場形勢進行了分析并對主要產煤省區和煤炭企業長期以來對協會的支持表示感謝,希望未來繼續凝聚共識、貢獻智慧,為行業經濟平穩運行作積極貢獻 山西能源局、陜西發改委、內蒙古能源局、新疆自治區發改委4家行業管理部門負責同志和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等30家常務理事及代表,協會有關人員共110余人參加會議
原料
-
無人化礦山建設是積極響應并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對于進一步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促進煤炭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關鍵舉措促使礦山企業從“汗水經濟”向“智慧經濟”轉型,實現生產效率的躍升,完成發展理念的革新 項目實施后將形成可復制的“技術+管理”雙軌經驗,為全國礦山智能化建設實現全作業場景無人化覆蓋提供樣板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這一方案不僅樹立了智能礦山建設的“煤科標桿”,更開創了“少人化→無人化→生態化”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原料
-
近日,數智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空天地北斗定位技術”在新街能源智慧基建管理系統實現成功部署此次技術應用在國內煤炭基建領域完成了“BIM+北斗”技術融合的首次落地,這一突破性進展標志著我國煤炭行業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邁出了關鍵一步 該系統通過創新性地將北斗衛星導航技術與BIM技術深度融合,構建起“天基衛星定位+地基傳感監測+BIM數字孿生”的立體化智能管控體系,為提升礦山安全管理水平和優化施工流程提供了全新的技術解決方案。
原料
-
集團將秉持“智能智慧、安全綠色、產業延伸”的總體思路,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打造現代化煤炭產業標桿以智能化、數字化為引領,優化施工流程,嚴控質量關口,確保項目高效優質實施,樹立行業智能化標桿同時,嚴格實施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同步推進資源開發、生態修復和風險防控,構建安全防控體系,打造西南礦區生態治理典范通過強化企地聯動,共建煤炭深加工產業園,延伸產業鏈條,布局儲備運輸樞紐,推動煤炭產業與地方經濟協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可持續動能。
原料
-
內蒙古霍林河礦區四號井田煤炭資源探礦權完成市場化出讓,價格28.5525億元
3月24日,通遼市智慧礦業有限公司成功以28.5525億元競得內蒙古自治區霍林河礦區四號井田煤炭資源探礦權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對本次煤炭礦業權掛牌出讓工作高度重視,召開常務會議、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自治區領導多次作出批示要求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牽頭會同通遼市政府、錫林郭勒盟行署以及自治區生態環境、林草、能源等部門協同推進,確保本次出讓工作公平、公正、公開組織實施 四號井田位于通遼市霍林郭勒市霍林河礦區,面積26.1平方千米,估算資源儲量9.72億噸,煤炭資源豐富、品質優良。
原料
-
“我們每年投入1億元以上資金開展自主創新研發,成果顯著,目前企業裝置自動化率達到95%以上”該企業負責人說 此外,準東開發區還積極探索“5G+智慧礦山”模式,推動煤炭開采的智能化和無人化目前,開發區已有500余臺無人礦卡投入使用,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大無人駕駛設備的應用范圍 技術創新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降低了安全風險,為煤化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機制創新是準東開發區崛起的重要保障。
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