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播報
看煤炭碳快訊
- 2025-07-02 16:48
-
綜合來看,2025年貴州建筑鋼材市場延續供需兩弱的態勢,現階段貴陽價格處于全國洼地,周邊區域鋼廠發貨量減少,電爐廠檢修增加,供應壓力減弱,而貴州處于雨季,下游資金掣肘,需求或難有好轉。受關稅、限產、煤炭等因素影響,盤面波動加劇,預計7月份貴州建筑鋼材價格或窄幅震蕩運行。
- 2025-06-24 11:19
-
2025年1-5月份寧夏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 分行業大類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8.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3.3%,醫藥制造業增長12.9%,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增長12.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33.6%,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3.6%,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5.4%,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52.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增長15.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2%。
- 2025-06-13 09:50
-
近日,山西陽泉市能源局發布《陽泉市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生產煤炭總產能穩定在5740萬噸/年左右,全市煤礦先進產能占比穩定在95%左右;到2030年,全市生產煤炭總產能穩定在5800萬噸/年左右,全市煤礦先進產能和2025年基本持平。
- 2025-06-12 09:05
-
6月12日進口動力煤價差:進口印尼煤Q3800電廠最低投標價385元/噸,而同熱值內貿煤自北港運至華南到岸價約432元/噸;進口印尼煤Q4500電廠最低投標價490元/噸,而同熱值內貿煤自北港運至華南到岸價約506元/噸。國際煤炭會議期間電廠投標價低位持穩,根據當前價格測算中低卡進口煤至少有16元/噸的優勢。目前光伏、風能等清潔能源發力強勁,短期來看煤價仍將繼續承壓。
- 2025-05-22 08:26
-
國泰海通證券研報表示,展望第二季度,國泰海通證券認為煤炭行業已經充分釋放風險,基本探明下行風險,后續上行可期。從供給看,國內穩定,進口繼續縮量:預計全年國內加進口總供給基本維持穩定;需求端,預計日耗拐點將于5月下旬出現,有望扭轉當前供需失衡的局面,非電煤在4月加速進行復蘇進程后,有望帶動煤炭價格重回上升軌道。預計6月夏季用電高峰煤炭價格重回高位,煤炭行業在中期維度供需依然會保持平衡。
看煤炭碳市場行情
按綜合排序
-
7月5日蒙古國煤炭短盤運費價格行情
煉焦煤 2025-07-05 17:30
-
7月5日蒙古國煤炭短盤運費價格行情
煉焦煤 2025-07-05 10:02
-
7月4日煤炭國際運費價格行情
煤炭 2025-07-04 17:33
-
7月4日(17:30)蒙古國煤炭短盤運費價格行情
煉焦煤 2025-07-04 17:32
-
7月4日蒙古國煤炭短盤運費價格行情
煉焦煤 2025-07-04 10:03
-
7月3日煤炭國際運費價格行情
煤炭 2025-07-03 18:00
-
7月3日(17:30)蒙古國煤炭短盤運費價格行情
煉焦煤 2025-07-03 17:30
-
7月3日蒙古國煤炭短盤運費價格行情
煉焦煤 2025-07-03 10:00
-
7月2日煤炭國際運費價格行情
煤炭 2025-07-02 17:36
-
7月2日(17:30)蒙古國煤炭短盤運費價格行情
煉焦煤 2025-07-02 17:32
看煤炭碳相關資訊
-
[液化天然氣]:卡塔爾 LNG 項目啟動:有望重塑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格局
從需求端來看,全球 LNG 需求量為 4.13 億噸,同比僅實現 0.49% 的小幅增長在亞洲地區,日本、中國、韓國等主要經濟體成為需求增長的強勁引擎日本作為傳統的 LNG 進口大國,為滿足國內能源需求以及推進能源結構低碳化轉型,持續保持著較高的 LNG 進口規模;中國在 “雙碳” 目標的驅動下,加速天然氣對煤炭等傳統能源的替代進程,LNG 進口需求呈現穩步增長態勢;韓國同樣基于能源安全與環境治理的雙重考量,不斷加大 LNG 的進口力度。
熱點聚焦
-
PPI再度回到下跌通道,雖然2021年由于全球供應鏈中斷疊加“雙碳”政策,PPI同比又得以快速回升,但也很快重新進入下行區間 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PPI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反映價格的指數,而PPI近期的低迷也是行業“內卷”的結果,商品價格持續缺乏上漲動力,企業現金流緊張,進一步倒逼行業不斷“內卷”,價格再次受抑制,形成了低價比高價危害更大的局面 (2)利潤率低,企業生存空間持續被壓榨 根據企業營業利潤率數據來看,目前在41個行業中,大部分行業的利潤率在5%以下,處于非常低的水平,并且只有前六個行業在10%以上的水平,其中石油煤炭加工業的行業利潤率為-0.14%,行業平均處于虧損狀態。
觀點
-
會談中,雙方確認將打造涵蓋采礦、冶煉、能源與新材料制造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集群,實現資源開采到產品出口的全鏈條覆蓋該項目初步計劃投資總額約150億美元,工業園區占地面積超過3000公頃,將建設鋁、銅、氧化鋁等冶金設施,配套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并設立生產蘇打、碳材料與綠色建材的工廠項目擬落地的巴甫洛達爾州是哈國資源富集區,擁有豐富的煤炭、鋁土礦、銅礦、石灰石等資源 四、要點小結 燒堿:近期山東區域來看,市場庫存節前低位,假期雖有臨時停車,但供應壓力不大,需求端剛需為主且主力下游送貨量減少,預計價格窄幅調整。
日報
-
在受訪對象看來,焦煤期貨上市10多年來,為山西焦煤、焦炭產業帶來了積極變化作為全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未來山西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同時,也將在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驅動下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山西煤焦產業將逐步向集約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新局面邁進,實現資源高效利用與環境保護的平衡在這一過程中,焦煤、焦炭期貨市場也將扮演重要角色,為產業提供風險管理、資源配置等多重助力。
原料
-
此外,中國的煤電裝機仍在快速增長,煤炭產量和煤電使用量均超出預期,碳排放問題依然嚴峻 針對上述挑戰,周小川認為,提升電網調度和優化能力至關重要一方面,要提升調度通道容量,增強智能調度能力;另一方面,要明晰電網各組成單元的核算方式,理順價格機制 從金融投融資的角度看,周小川表示,電網能力的發展與優化有兩條路徑若電網通道富余,可采用類似電力市場的模式,通過供需雙方交易形成價格,收取過網費即可。
原料
-
具體來看,煤炭供給側改革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通過去產能,有效緩解產能過剩問題,恢復市場供需平衡,提升煤炭價格和企業盈利能力 第二,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第三,通過技術創新和環保措施,減少煤炭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環境污染,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第四,通過煤炭供給側改革,推動能源結構的調整,促進清潔能源的發展,實現能源消費的多元化。
原料
-
當前蒙煤通關較去年峰值減少約10萬噸/天,算上這部分可能的增量,碳元素又將面臨供應過剩的問題 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經濟工作必須統籌好幾對重要關系》,指出經濟工作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文章精神看出,相較之前常提的擴大需求,此次額外強調了對于供給端適配性和平衡性的要求 時逢“十四五”收官之年,近期煤焦產業鏈相繼傳出限制供應相關的消息,如:神華暫停4月煤炭進口,煤炭工業協會和運銷協會倡議有序推動煤炭產量控制,維護生產供需平衡等。
原料
-
后續需密切關注全國兩會政策內容,以及寬松貨幣政策能否順利落地并有效傳導至下游需求端 春節過后,焦煤供應逐步恢復,目前多數煤礦已恢復正常生產汾渭數據顯示,原煤的精煤產量已回升至往年同期正常水平去年因安檢因素,焦煤產量較低,不過當前產量高于去年同期,蒙煤通關量也維持在高位在當前鐵水產量仍低于230萬噸的情況下,短期焦煤供應壓力依舊較大 長期來看,國內焦煤產量至關重要未來焦煤產能雖有增加趨勢,但焦精煤產量并不具備持續增長的可能性,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仍在持續推進,煤炭作為重點領域,尤其是山西省作為國內最大的焦煤產地,其安檢力度預計不會放松;其二,2030年要實現碳達峰,而焦化行業預計會提前達峰。
原料
-
【證券時報】衛星化學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產業鏈一體化優勢凸顯
例如衛星能源三期80萬噸多碳醇項目一階段投產后,公司實現C3產業鏈耦合閉環,降低原料成本并提升資源利用率 隆眾資訊C3產業鏈分析師張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4年,C3產業鏈依舊處于擴能周期內,規模化、輕質化、高端化的擴能特點引領C3產業提質升級 “從C3產業鏈上游來看,我國丙烯工藝頗多,原材料種類多樣,主要原材料有石腦油、丙烷、煤炭、甲醇等。
媒體報道
-
中國國家能源局27日印發《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了2025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標 具體來看,供應保障能力方面,全國能源生產總量穩步提升煤炭穩產增產,原油產量保持2億噸以上,天然氣產量保持較快增長,油氣儲備規模持續增加全國發電總裝機達到36億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2億千瓦以上,發電量達到10.6萬億千瓦時左右,跨省跨區輸電能力持續提升 綠色低碳轉型方面,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到6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原料
-
另一方面,我國不銹鋼企業已研發出煤炭行業用不銹鋼如煤炭輸送用的不銹鋼托輥,使用壽命達到5萬小時以上,是普通托輥壽命的3倍以上;瓦斯抽采、給排水用不銹鋼可批量應用于管路和管件上,整體管路使用壽命達30年,可重復使用,且單位長度重量比碳鋼管輕50% 總體上看,雖然我國不銹鋼因產能擴張快、需求增長變緩而面臨過剩壓力,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傳統領域的消費升級、新興領域的拓展等因素,將使不銹鋼需求仍整體處于增長態勢。
鋼材
-
今日西安市場熱軋板卷價格穩,成交偏弱截至發稿,市場4.75mm普碳價格3440-3470元/噸,4.75mm低合金板3570-3590元/噸 今日期市盤面震蕩下行,終端采購啟動緩慢,市場參與者剛開始陸續進入工作狀態,成交一般從基本面來看,今年市場情緒偏悲觀,客戶抗風險意識較強,累庫斜率相對往年偏緩春節期間,DeepSeek、關稅政策、央行貨幣政策等因素主導海外金融市場波動,美股、大宗商品下跌,全球貿易沖突也明顯升溫,即便中國對煤炭加稅,但在雙焦供強虛弱背景下,黑色商品價格預期依然整體偏弱。
日報
-
【財聯社】高股息煤炭股成2024“穩穩的幸福”,明年動力煤走勢或窄幅震蕩
盡管煤電因高碳排放而備受爭議,但其發電質量的穩定性卻是不容忽視的在當前大電網結構中,煤電對于保障電網的安全與穩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往后看煤電資產的稀缺性可能會越來越強兗礦能源亦表示,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特別國債投放等一系列擴內需、穩增長措施顯效發力,煤炭主體能源和兜底作用更加凸顯
媒體報道
-
而從全國范圍來看,隨著煤炭資源枯竭以及在節能降碳背景下政策端從“增產保供”向“穩產穩供”發生傾斜后煤礦投資意愿的降低,都導致煤炭實際產量已接近極限根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5月全國原煤累計產量為18.6億噸,同比減少3.0% 第二階段:6月至今,主產區安監壓力逐漸緩和,煤炭產量逐步恢復增長。
煤焦熱點
-
從產品利潤來看,2021年煤制年均利潤在1325元/噸,利潤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三點:1、原料成本高位不管是煤炭價格,還是四季度天然氣限產問題,氨廠對于原料采購緊張,成本面支撐強勁且受原料問題導致部分氨企裝置被迫停車降負荷;2、供應緊張“雙碳”“雙控”政策的實施前期,各地區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限電影響,企業開工負荷不穩定;三、下游需求支撐合成氨作為主要化肥產品的原料,化肥產品在2021年期間價格屢破新高,下游支撐起到強勁支撐。
熱點聚焦
-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國家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拉動煤炭消費需求增加
他希望,大家在日照多走走、多看看,親身感受藍天、濱海、金沙灘的別樣魅力,感受這座年輕城市的活力與魅力,以煤炭互利,以美好相約,與這座城市共同書寫合作共贏、相互成就的精彩篇章! 安洪光表示,廣大電力煤炭企業積極應對國內外形勢發展錯綜復雜,異常天氣頻發等嚴峻挑戰,推動電煤長期、中長期合同的制度日臻完善,確保了發電用煤的穩定供給,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保障他指出,要充分認識到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煤炭在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地位和作用,持續發揮煤電兜底保供和靈活性調節的作用,加強行業間協同,多措并舉、同向發力,全力保證能源電力的安全可靠供應。
原料
-
中金:2025年煤炭有望保持供需平衡,煤價中樞仍保持在歷史相對偏高位置
短期內,三者或能維持弱平衡,但長期來看三者恐難兼備,因此在安監趨嚴、煤價受約束的背景下,產量持續保持高位面臨一定難度此外,過去的投資不足也導致供給彈性下降,往前看產能擴張更是面臨成本增加、降碳政策等方面的制約,因此行業中長期供給無序增長的可能性較低 此外,信貸結構變化利好煤炭供需基本面金融周期“下半場”,房地產信貸吸納資金的能力收縮,增量資金涌向各行各業,直接和間接支撐煤炭供需基本面。
原料
-
董萬成表示,隨著清潔取暖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同時結合近兩年清潔取暖的情況來看,今冬明春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能源供應有保障,預計總體運行平穩 11月15日,中國石化全面啟動今冬地熱供暖,超1000座換熱站陸續投入運行,可為北京、天津、陜西、河北等地的超110萬戶居民提供清潔供暖,累計供暖能力超1.1億平方米,同比增加16%,年減排二氧化碳約590萬噸 “就全國而言,能源保供的前期工作為今冬明春供暖季做好了充分準備,煤炭儲量充足,完全能夠優先保障民生需求。
原料
-
“雙碳”目標下,能源是重中之重,亟需一部法律指導能源發展和轉型 此次通過的能源法共九章,對能源規劃、能源開發利用、能源市場體系、能源儲備和應急等能源領域基礎性重大問題在法律層面作出規定就具體影響來看,專家認為,能源法的出臺明確了行業發展方向,提振了投資信心 王鵬指出,前一階段業內對生物質能的發展比較困惑,能源法第二十六條鼓勵合理開發利用生物質能,行業發展得以明確此外,能源法對煤炭、油氣各類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定位予以法定化,便于各主體精準把握發展趨勢。
聚焦
-
圖中不難看出,22-23年安徽省整體窯線運轉率基本保持在75%-85%之間,處于高位狀態,熟料產能居全國相比占居高位,輸出量大,輻射范圍較廣,對周邊市場的供求影響力較大今年安徽省窯線運轉率普遍放低,持續穩定在60%以下 總的說來,安徽24年在水泥熟料生產端的控制力度有了較大的提升,今年全省生產水泥所消耗的煤炭、熟料及碳排放量都有了顯著降低,正面社會效益也有了明顯提升。
日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