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播報
2016中國稀土快訊
2016中國稀土市場行情
按綜合排序
2016中國稀土相關資訊
-
中國稀土學會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于2016年12月18日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稀土學會理事長干勇院士主持,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張洪杰院士致開幕詞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學會學術部部長宋軍同志、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劉振江同志、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稀土辦賈銀松主任發表了重要講話,兄弟學會代表、中國金屬學會王新江秘書長到會宣讀賀信。
有色金屬
-
期貨
-
期貨
-
重稀土分離新工藝及工業應用”成果通過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技術評價
期貨
-
工信部18日印發《稀土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合理調控稀土開采、生產總量,到2020年稀土年度開采量控制在14萬噸以內同時,嚴厲打擊稀土生產違法違規行為,嚴格市場準入制度,除六家大型稀土集團外不再新增采礦權 隨著稀土戰略價值進一步凸顯,稀土材料的應用前景極為廣闊,覆蓋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領域。
政策
-
據包頭稀土高新區消息,第八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國際論壇暨2016稀土新材料與應用產品國際展覽會將于8月8日在包頭召開 本屆論壇由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中國工程院、中國稀土行業協會、中國稀土學會主辦,包頭市政府,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包頭稀土高新區管委會承辦。
有色金屬
-
在稀土出口方面,七月全國稀土出口量為3945萬噸,環比增加2.49%,同比增加7.85%;出口金額為3049.3萬美元,環比增加6.66%,同比減少25.5%;截至7月,全國累計稀土出口量為27158萬噸,同比增加54.8%,去年同比增速103.39%;總計金額20206.1萬元,同比減少5.06%,降幅增加了4.76個百分點。
資訊
-
國內稀土5+1集團整合歷時二年,中國南方稀土集團整合驗收到底對中國的稀土產業帶來哪些重要影響?筆者隨即采訪了南交所稀土產品交易中心負責人吳海明,他的幾點思考應該代表了稀土行業觀察員及產業投資人的大部分觀點: 一、整合應該除了國家工信部對產業管理的需要,更要注重整合主體企業發展的需要做為中國南方稀土集團中最核心的資產---贛州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幾乎持有全部贛州稀土的采礦證,而贛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又是一家經營型的公司,如今在贛州礦業集團上面再加一個“中國南方稀土集團有限公司”,實質上為日后贛州稀土集團股份制改造及剝離優質資產獨立上市的路徑上增加了幾把“無形的鎖”,表面上強強聯合,共同做大,實際上層層疊加管理層級是日后資產進入資本市場的難度越來越大,之前贛州稀土借殼“威華股份”流產就是一個失敗的例子。
有色金屬
-
期貨
-
期貨
-
期貨
-
期貨
-
期貨
-
期貨
-
賓主雙方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了溝通與交流,并共同回憶了雙方在往屆新博會的合作通過歷屆新博會的平臺,協會會員單位展示了自己過硬的拳頭產品:包頭稀土博為醫療系統有限公司的永磁MRI用稀土磁性材料、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NdFeB磁體材料雙雙榮獲第三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金獎協會也通過新博會展示了稀土在光功能、儲氫材料、磁性材料、拋光材料、合金材料以及催化材料六大領域中的前沿應用,起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并榮獲第三屆新博會優秀組織獎。
有色金屬
-
中國的“傻大方”造成了嚴重的后果,我國稀土可開采儲量從十多年前的占世界80%已經降到了如今的52%若繼續現有的生產經營模式,也許20-50年后中國就將變成稀土小國如果有一天,中國認識到稀土的價值而希望從其他國家購買,那么等待中國的就將是天價日本長期從中國廉價進口稀土存在海底,日本儲存的稀土夠它用上100--300年如今,不產稀土的日本卻成為世界稀土存量、消費和出口大國,豈非咄咄怪事?這完全是對別國資源的變相掠奪,真可以說是用心叵測。
有色金屬
-
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光功能材料分會2016年度工作會議于2016年4月28-30日在廣東珠海召開中國稀土行業協會馬榮璋秘書長出席會議本次會議共有25家會員單位,2家特邀單位,40余人參加 光功能材料分會萬國江會長致辭并介紹了2015年稀土光功能材料領域的運行情況,指出雖然熒光粉行業面臨轉型升級等巨大挑戰,但是大家還是要充滿信心,抱團取暖,發展創新,共渡難關。
有色金屬
-
除大量破壞環境浪費資源外,黑稀土產業鏈已經開始危及骨干稀土企業的生存2011年7月至2015年8月,中國稀土產品的價格持續下跌,多數產品的跌幅已超過70%以上,部分跌幅甚至超過80%由于跌幅太大,不少骨干稀土企業已經處于虧損狀態稀土價格一直下跌,一大原因就是市場上黑稀土的量太大 五、打擊黑稀土行動 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努力鏟除“黑稀土”這一行業毒瘤。
有色金屬
-
海關總署3月8日公布,中國2月份出口稀土3,240噸,1月份出口稀土4,013噸, 1-2月份稀土出口總量為7,253噸,去年同期累計為3,509噸,同比增加106.7%
國內資訊
-
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