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主辦,湖南省電池行業協會、廣發期貨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長沙市科學技術局、 廣州期貨交易所指導的2024年 (第三屆) 鋰電產業發展大會于2023年12月20至22日在長沙北辰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行。此次大會圍繞鎳鈷鋰錳等鋰電原材料及電池消費終端、回收等行業進行議題探討,切實了解企業面臨的困難和訴求,廣泛凝聚發展共識,持續優化運營環境,搶先機遇,提前布局2024。
21日上午舉辦的鋰電產業發展趨勢與焦點的會議中進行了圓桌對話,上海鋼聯新能源新材料事業群總經理盧慶、吉林大學長沙汽車創新研究院副院長趙軍、江西國軒高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長黃忠喜、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鐘姝就主題《新形勢下鋰電產業供需格局探討》進行了探討,本次對話由上海鋼聯新能源新材料事業群總經理盧慶主持。
就中國新能源車企出海布局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未來新能源車企將在哪些方面尋求突破,趙副院長表示:1、產品力和性價比是我們若想出海獲得明顯競爭優勢的核心。2、我們必須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并且若想要在海外獲得更好的業績,需要產業鏈深度融合,共同投入、共同分享、共擔風險。3、未來需要放眼全球,相關企業需要熟悉國際規則,掌握規律,按照不同的階段去制定一些產業的應對政策。
就當前和明年碳酸鋰行業的主要矛盾以及市場價格會如何運行,黃副院長表示:產業鏈的矛盾是一種市場平衡與再平衡之間的關系。整體看,中國的新能源發展已經走對了路,未來汽車的發展一定是帶電的,至少未來五年時間一定是鋰電池,目前新能源車領域中國遙遙領先,未來也一定是由中國人去引領。海外的種種限制政策是對中國發展的一種恐懼。
黃副院長認為,2024年碳酸鋰價格維持在8-10萬元/噸行業仍然是比較健康的。中國的新能源產業鏈較為成熟,整體生產成本低于全球其他國家。明年中國經濟有望企穩,若產業鏈前端的鋰礦端的利潤再釋放一些,則在8-10萬元/噸這個價格產業鏈仍會有一些利潤空間,產業鏈相關企業都可以活下來,而且可以活得很好。新能源電池汽車70%的產能在中國,國外的碳酸鋰不賣給中國企業,也很難賣的出去。而中國本身也有一些鋰礦儲量,不用擔心被扼住咽喉。未來整個行業一體化是大的趨勢,未來鋰電新能源行業如何整合,是2024年需要考慮的問題。總的來說,未來碳酸鋰市場價格如果平穩在一定的區間內,對企業而言會有更多的精力去投入一體化、高質量和技術研發。
就電池成本是否也會跟隨材料價格下滑而走低以及隨著鎳鈷鋰價格的價格下滑,三元鋰動力電池需求是否會回暖,鐘副總經理表示:在碳酸鋰價格下行期間,原材料和成品庫存會有較大的減值損失,可以考慮期貨盤面進行套保以及存貨的嚴格管控,快進快出。鐘副總經理認為隨著鎳鈷鋰價格的下跌,三元電池需求會回暖。523三元電池和鐵鋰電池的價差縮小,從成本角度,二者差別不大。但是未來對于電池輕量化的需求以及固態電池的逐步興起,對三元材料會有一定的帶動。
本次會議,各位圓桌嘉賓還就不同技術路徑的電池成本和明年產業鏈面臨的風險和機會進行了探討。
各位嘉賓一致認為,我們應該放眼全球,并更加關注于技術創新,同時關注新技術的量產問題和價格的問題。未來產業鏈一體化是一個大的趨勢,企業需要盡可能的找到自身差異化的優勢點,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進入到一體化的體系中,在產業鏈融合的階段存活下來。
資訊編輯:李攀 021-26098176 資訊監督:方李喆 021-26090058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