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30日,“2023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在上海召開。
29日建筑業用鋼產業峰會-綠色建筑專場上,中國鋼結構協會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賀明玄發表了題為《鋼結構材料及標準》的主題演講。
中國鋼結構協會 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賀明玄
賀明玄指出,從歷年全行業鋼結構產量對比,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2021年更是達到了9700萬噸的高點。中國鋼結構協會資料顯示,涉及鋼材品種以鋼板為主,其次為熱軋型鋼、冷彎型鋼、鋼管等;涉及鋼材等級以Q345/Q355、Q235為主,其次為Q390、Q420等;鋼結構類型以房屋為主,其次為橋梁、塔桅、非標等;其中房屋鋼結構以廠房為主,其次為高層、多層、公共建筑等。
2021年度鋼結構加工量排名前五的省市依次為:安徽省(555.9萬噸)、山東省(453.0萬噸)、浙江省(448.5萬噸)、廣東省(400.6萬噸)、江蘇省(392.7萬噸),鋼結構加工企業產值排名前五的省市依次為:浙江省(380.9億元)、山東省(364.0億元)、江蘇省(321.5億元)、安徽省(314.4億元)、湖北省(279.8億元),鋼結構加工企業凈利潤排名前五的省市依次為:浙江省(20.3億元)、山東省(17.3億元)、江蘇省(16.7億元)、安徽省(12.億元)、河南省(12.1億元),鋼結構加工量排名前十的企業均在40萬噸以上,集中在安徽、浙江、上海等省份。
賀明玄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我國鋼結構企業也在建筑鋼結構事業發展中,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鋼結構加工制造企業。不同的鋼結構企業在設備生產能力和加工制作技術水平方面表現參差不齊。在企業發展、轉型過程中,整體呈現出手工、機械化(半機械化)、自動化(半自動化)以及數字化并存的現象。雙碳目標下,鋼結構制造業需要加速轉型升級,實現節能減排、降耗增效、綠色可持續發展,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快推進信息化與鋼結構制造的深度融合,推動建筑業的高質量發展。
2022大宗商品年報出爐在即!歡迎搶鮮品讀!
報告聚焦鋼材、煤焦、鐵礦石、不銹鋼新材料、鐵合金、廢鋼、有色金屬、建筑材料、農產品等9大品種,由上海鋼聯100多位資深分析師傾力打造,深度剖析100余條細分產業鏈長周期數據,囊括行業熱點、宏觀政策等全方位解讀,涵蓋價格價差、成本利潤、產能產量、庫存、資源流向、區域供需平衡、市場競爭格局等基本面分析……
點擊鏈接了解更多:點擊查看
資訊編輯:張桂山 021-26093789 資訊監督:陳靖夫 021-26093640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