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炙鹿:2023年大宗商品展望
2022年12月7日,2022(第十三屆)黑色產業鏈衍生品峰會暨“我的鋼鐵網”鐵礦石年會在廈門香格里拉成功召開。本次會議共舉行三天,7日下午同期活動:2022年場外人民幣鐵礦石掉期分享會—聚焦實體,上海清算所大宗商品清算業務賦能產業發展論壇順利召開。
中金公司大宗商品研究員王炙鹿在本次同期活動上發表精彩演講。
王炙鹿認為,新冠疫情以來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輪動,是新舊交替的供應風險和動能切換的需求增長之間的多番角力,也是頻繁上演的供需錯配和內外異步的經濟復蘇之后的殊途同歸。
在具體分析中,他著重提到了以下幾點:(1)地緣風險依舊存在,同時在疫情的大背景下,海外衰退預期有待長周期的兌現,而國內的需求的穩定增長也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反應出來;(2)在需求分析中,他指出在長周期發展中大宗商品價格輪動特征有被逐漸弱化的可能,需求增長過程中并不再單獨依賴于原有發展路徑,更需要關注在這一過程中所出現的新亮點。
另外在國內市場環境的分析中,通過螺紋鋼消費與房屋新開工面積兩個指標的分析,他認為在國內經濟穩增長政策的刺激下,需求邊際將得到有效支撐,由基建端產生的成材需求也將維持旺盛格局,地產恢復程度以及速度也可能會高于預期,整體黑色、有色工業品價格將得到有效支撐。
此外,在供應端風險因素分析匯總,在俄烏沖突、突發疫情的連續長時間的擾動下,市場經過一系列的反應已經逐步消化掉這部分極端因素對供應端帶來的沖擊,但是供應端的風險并非從此完全消耗。從資本開支周期來看,如果對全球經濟的長期前景不悲觀,大宗商品上游資本開支不足的長期隱患依然存在,這其中又以傳統能源為代表的資源類企業的資本開支相對以綠色能源為代表的資源類企業基本開支增速相對盈利表現存在之后性,尤其是在全球去碳的背景下,傳統能源企業的現金流流入到新增的產能投入之間的轉換可能還是會有受阻的可能。
在黑色供需展望中,他認為,在歐美經濟承壓,國內地產需求緩慢復蘇的背景下,全球鐵元素需求仍然面臨較大壓力,而海外端印度能新興能源市場在能源和工業品能逐步體現出消費潛能。但由于原料供應相對缺乏彈性,由疫情、地緣政治、天氣、政策等因素引起的供應風險也會持續存在,所以在供應壓力由上到下的傳導中,原料價格更多是在邊際成本上尋求支撐。
2022大宗商品年報出爐在即!歡迎搶鮮品讀!
報告聚焦鋼材、煤焦、鐵礦石、不銹鋼新材料、鐵合金、廢鋼、有色金屬、建筑材料、農產品等9大品種,由上海鋼聯100多位資深分析師傾力打造,深度剖析100余條細分產業鏈長周期數據,囊括行業熱點、宏觀政策等全方位解讀,涵蓋價格價差、成本利潤、產能產量、庫存、資源流向、區域供需平衡、市場競爭格局等基本面分析……
點擊鏈接了解更多:點擊查看
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
[查數據、做研究,上鋼聯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