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1—13日,作為2021(第三屆)上海大宗商品周核心活動之一的“2020中國能源化工產業峰會”在蘇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召開。
11月12日下午14時,聚烯烴平行分論壇正式開始。
本次會議旨在幫助企業更好的地了解聚烯烴行業格局、產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各種政策對行業內的影響及變化,讓行業人士及時擁抱變化,做好合理計劃。此次會議我們有幸邀請到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黨委副書記傅向升先生,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主任兼任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魏乃新先生,以及此次分論壇的演講嘉賓。
下午的會議由聚乙烯產業鏈主管王悅瑩女士主持。會議隨后進入到演講環節。
首先,中化國際產業資源事業部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化工原料部總經理趙軍做了《全球烯烴原料多元化對中國烯烴產業影響》的主題演講。他在會上介紹,趙軍先生介紹了中國化工生產能力快速增長主要表現在乙烯和丙烯方面,預計2025年中國烯烴生產能力超過全球三成左右,而中國對輕質化的化工原料進口將逐步加大,對傳統中間液化品的進口急劇減少。他指出全球烯烴生產活躍拉動以乙烷、丙烷和輕質石腦油為原料的全球貿易發展,烯烴原料多元化使得全球乙烯市場變得更加錯綜復雜。在中國,石腦油是主要的乙烯來源,聚烯烴仍是最主要的下游需求。中國煉化一體化產能快速擴張,輕烴產業后勁十足,中國烯烴產業競爭趨于白熱化。短期來看低油價波動利于大煉化,隨著疫情逐漸緩解下游開始復工復產,乙烯價格逐漸回復到合理水平,石腦油路線成本優勢逐漸減弱。美國大量乙烷過剩回注到天然氣管道作為燃料,美國乙烷價格在乙烯和天然氣之間波動,乙烷最大下游是聚乙烯美國乙烯原料中乙烷的占比升至80%。美國乙烯沖擊全球市場,中國乙烯變化將更為復雜,長期穩定的投資抵御市場的波動尤為重要。
全球丙烯供給重要來源于油頭路線,從區域來看,新增產能你主要來自東北亞地區與,其他地區增長有限。北美丙烯新增主要來自丙烷脫氫,下游需求相對均衡;中東丙烯供給主要來自油頭路線,下游主要生產聚丙烯并進行出口。石腦油路線制丙烯仍是東北亞和東南亞地區主要路線,但東北亞PDH和煤化工增長迅速,下游發展相對均衡,聚丙烯消化了大部分丙烯產能。中國丙烷需求快速增長,化工需求是主要增長驅動。
最后,他指出,伴隨中國大煉化產能擴張,重質石腦油產能雖有大幅提升,但中國烯烴需求依然旺盛。
中化國際產業資源事業部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化工原料部總經理 趙軍
隨后,中國石化化工銷售有限公司華東分公司于海洋分享了“產業格局變化下聚烯烴產業鏈發展機遇與挑戰”。他表示,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華東分公司于海洋做了題為《產業格局變化下的聚烯烴產業鏈發展機遇與挑戰》的主題演講。2020年對于聚烯烴行業來說是乘風破浪的一年。新增擴能明顯,但同樣也有下游需求的巨變。聚烯烴行業擴能面對的機遇與挑戰。既有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擴能周期開啟、低油價刺激市場供應、可再生塑料快速發展的挑戰,又有新型消費模式興啟、疫情干擾塑料可持續發展的進程、禁塑、限塑刺激包裝升級、聚烯烴對外依存度仍然較高的機遇并存。展望聚烯烴行業,全球聚烯烴產能進入擴張周期,2021-2023年迎來供應高峰,市場價格重心下移;行業利潤下滑明顯,成本高端區首當其沖;中國需求缺口依然存在,未來幾年不存在對外依賴度消失問題;國內PP產能擴張大于PE,預計PP及PE標品間價差難以拉開;高壓聚乙烯產能擴張幅度相對較小,LDPE有望延續良好表現,但與LLDPE價差或回歸正常水平。
中國石化化工銷售有限公司華東分公司 于海洋
接著,中國合成樹脂協會塑料循環分會創始人王旺作了題為《“限塑令”背景下的塑料循環產業》的主題演講。王旺先生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解讀,首先介紹了“限塑令”的情況。限塑令與管塑令解決的是塑料大規模使用后的大規模泄露問題,他認為塑料污染是塑料泄露。
接著詳細分析了塑料泄露的6個原因,認為產品成本不完善,沒有回收再生的成本;可回收性設計空白;很少有消費后的行為引導個規范;垃圾設施比回收設施更完整;超長的產業鏈,監管難、明確責任難;缺乏法律法規體系。
再次講述了解決塑料泄露的技術與政策方案。建立塑料制品消費前易回收體系,針對性解決塑料污染物的新技術和新裝備,塑料物質流數據建設塑料對環境影響評價分析等。
最后,他認為重大改革就是全面重建。具體包含思想認識的重建,制度的重建,法律的重建,塑料產品設計的重建:可回收性,再生料與新料的重建,回收再生行業主體企業的重建,回收方式、再生方式的重建,再生材料應用方式的重建,技術裝備的重建,政府采購方式的重建,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的重建,塑料與人類、環境、自然關系的重建。
中國合成樹脂協會塑料循環利用分會創始人 王旺
接著,中國石油規劃總院煉化所副所長魏海國做了《可降解塑料發展機遇與挑戰》的主題演講。目前廢棄的塑料制品遍及世界的任何角落,而各國的政策都在積極的解決,歐盟:2021年1月1日開征“塑料包裝稅”,我國也出臺了新版的“限塑令”。各國都將減少使用塑料列為環境保護的重要任務,并且通過各種政策法規的實施來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目前,我國每年降解塑料消費量在55萬噸左右,市場規模在110億元左右,對非降解塑料的替代率是1.2%。其中包裝膜消費量50萬噸,農膜消費量4萬噸,其他領域1.6萬噸。預計到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可到225萬噸,對非降解塑料的替代率達到4.9%,其中包裝膜消費量207萬噸,農膜消費量16.7萬噸,其他領域1.6萬噸。到2030年,總需求量超過400萬噸,市場規模可達800億元。并對可降解塑料的分類進行了介紹,其主要的品種有PLA、PBAT、PBS、PPC、PHA等,目前PLA是可降解塑料中的最大的品種,并對各品種目前發展現狀做了詳細的解讀。
中國石油規劃總院煉化所副所長 魏海國
張秀文先生介紹了中國家電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影響家電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及家電出口方面的情況。海爾集團家電行業發展基本情況,未來產品研發方向等。
家電方面主要原料是改性塑料,近幾年改性材料發展如火如荼,國內改性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時期,但由于在一些領域仍存在技術門檻,與國外改性材料性能及質量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未來改性材料方面需加強合作,積極加大開發力度。
家電在用電安全方面,主要從材料阻燃、絕緣性能進行分析;健康舒適方面主要是從食品接觸、低氣味、低VOC、抗菌、防霉及軟觸感、柔和視覺方面進行改進;關于功能化和差異性方面,主要從耐化學品、長效熱氧老化、低摩擦音/降噪音、耐高/低溫、超耐侯/光老化及光/電特性進行解讀;環境友好方面需要從免噴涂/免電鍍、資源再生回收利用、可生物降解及阻燃無鹵化進行加強。
關于家用電器方面低成本方面,主要從減薄減重、快速成型降低制造費用、以塑代鋼、烯烴高強度化及工藝技術革新等方面進行研發改進。
海爾集團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 張秀文
下午17時20分,主題大會正式結束,隨后嘉賓們移步旁廳參加答謝晚宴。2020年中國能源化工產業峰會塑料分論壇大會宣告圓滿落幕。
本次大會是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山東隆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隆眾資訊承辦。由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場外大宗商品衍生品協會、山東省工商聯石油與清潔燃料業商會、微視通協辦。感謝上海市嘉定工業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海河匯能源發展(上海)有限公司、弘業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壽光魯清石化有限公司、車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無錫米多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偉臺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宇豐機械有限公司、遼寧寶來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杭州中旺科技有限公司、新湖期貨有限公司、宣能能源、青島嘉文化工有限公司、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海科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山東小海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島鼎志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寧波頂創太化新材料有限公司、陜西眾能化工有限公司大力支持!
資訊編輯:全維雅 021-26094131 資訊監督:顧璘 021-26093393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且僅代表原作者觀點,轉載并不意味著Mysteel贊同其觀點,或證明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與準確性,本文所載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直接決策建議。轉載僅為學習與交流之目的,如無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Mysteel 021-26093490聯系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