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1—13日,作為2021(第三屆)上海大宗商品周核心活動之一的“2020中國能源化工產業峰會”在蘇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召開。
11月12日上午,主旨論壇順利舉行。3位重量級專家分別就宏觀經濟、石化行業十四五規劃、新環境下石化對外貿易及雙循環新路線展開演講,下面為大家奉上大會的精彩干貨: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 陳鳳英
首先,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陳鳳英以“后疫情時代國內外經濟與發展環境變遷”為主題,為大會首先發言。
陳鳳英表示,當前世界經濟表現“亂”、“糟”、“難”、“變”,在外部沖擊下,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均無一幸免,全球近90%的國家今年人均GDP將呈現衰退的態勢,自1870年以來,這是表現最為嚴重的一年。WTO預測,2020年全球貿易下滑9.2%,世界經濟下降4.8%。5億人將失去工作機會。
但此時全球至暗時刻已過,全球抗疫曙光初顯,人們對于現在的疫情態勢已經不如第一次那樣擔憂,經濟逐步呈現復蘇跡象。陳鳳英說,10月全球制造業PMI為54.5%,已經連續4個月在50%以上,并且全球投資和貿易形勢也在逐步好轉,在各國政府陸續出臺經濟刺激計劃的背景下,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經濟數據開始表現向好。
而中國在2020年的表現,可謂一枝獨秀,中國是G20國家中唯一經濟表現正增長的國家,陳鳳英表示,無論是GDP還是社會零售數據,均表現向好態勢,三大產業實現正增長,社會投資持續回升。而對外貿易方面,對主要貿易伙伴出口保持增長態勢,前三季度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加5.2%。多家國際機構對中國經濟看法轉好,摩根大通表示,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2.5%。
疫情深深改變了世界經濟社會發展態勢,全球所有國家債臺高筑,財政赤字龐大,陳鳳英說此時美聯儲資產負債、政府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均達到歷史高位,低利率的環境將持續更長時間。IMF表示全球經濟恐受疫情的永久傷害,疫情使過去十年的減貧成果毀于一旦,世界銀行的數據表示,或將無法實現到2030年消除貧困的目標將無法實現。
但是疫情致使全球產業鏈加速調整,陳鳳英說,世界已經回不到全球化的環境之中,未來5-10年,是中國最艱難的時期,博弈將伴隨整個偉大復興期,我們應當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為中國的偉大復興努力奮斗。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原院長 顧宗勤
隨后,由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原院長顧宗勤就“石化產業的十四五規劃”進行了權威解讀。
他表示:過去我們以傳統化工為主,現在逐步改善,煉油和合成材料占一半以上,石油化工占半壁江山還多一點。全行業的利潤率平均值是5.78%,這個利潤率和外企比,差距還是存在的。外企一般都是10%,部分精細化學品有時候達到20%。這五年當中我們淘汰的落后裝置比較多,結構調整升級也取得了一些進步,比如氮肥原料結構優化,先進煤氣化技術的產能占比提高到37.2%,合成氨消費近年增長顯著,年均增速高達16%。農藥結構調整得到了明顯改善,環保型農藥制劑達到了65%,另外環保型涂料、助劑等精細化工產品比例達到了35%,綠色輪胎比例達到了40%。
此外技術創新水平得到了穩定提升,一個是煉油石化領域,煉油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烷基化,一個是加氫,這兩方面我們有所突破。還有在下游領域,直接氧化法環氧丙烷、連續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一批自主開發技術取得突破。還有現代煤化工領域,3000噸級粉煤氣化技術和水煤漿氣化技術實現工業應用。在化工新材料領域,T800、T1000級碳纖維、聚碳酸酯、聚苯硫醚都打破了國外壟斷等等。
存在的問題來看,一個是上下游產業鏈發展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現在是上游過剩,下游短缺。第二個就是高端產品少,低端產品多,第三個是同質化嚴重,第四個是集中度低,現在大力發展化工園區,但是很多企業還是游離在外。
十四五期間也將著眼于基礎石化產品自給率的提升,目前自給率不高的,乙烯要達到70%,丙烯達到99%,這些都要自主化。持續優化結構,就包括化解產能過剩,還有降油增化,雙向提升等等。大幅提升技術創新水平,在核心技術要有重大的突破,例如新一代國產化離子膜技術、大型合成氣甲烷化技術、合成氣制乙二醇裝置大型化技術、精細化工微反應技術、茂金屬聚烯烴,還有高端新材料合成與加工技術等等。
另外十四五期間要提升清潔生產水平,建立一批示范工廠,強化循環利用,大力推進節能低碳,嚴格危化品安全管理,建設綠色標桿行業和企業。再一個就是加強海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鼓勵企業抱團出海。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市場部主任 祝昉
最后,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市場部主任祝昉就“新環境下我國石化行業對外貿易現狀及趨勢”進行了權威解讀。
他表示:首先來看石化行業的外貿現狀,我們的統計口徑是把石油天然氣統計進去了,有四個板塊,油氣開采、煉油、化工、專用設備,有四個數據給大家分享一下,第一個數據-11%,營業收入6.83萬億,同比下降了11%。第二個數字-45.2%,可以看到今年前八個月行業的利潤是2436.6億,同比下降45.2%。第三個數字-12.7%,行業進出口4177億美元,折2.9萬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2.7%。第四個數字是-13.6%,投資。
今年上半年進口787億,出口774億,依然是貿易逆差的,另外專用設備有一定的順差。逆差今年上半年是1031億美元,其中原油逆差就達到了914億,但是在絕對值來說,我們有很多的進口產品,還有很多是有空間的。總結起來說從今年上半年行業是貿易逆差,資源與高端的短缺。雖然石化行業是順差,但是還有很多產品是缺乏的。所以結論是能源與資源是石化行業存在的短板。
進口額從高到低的排序,排在第一第二的是原油、天然氣,隨后是對二甲苯,高密度聚乙烯、液化丙烷、乙二醇,還有原料油,再往下看還有其他的化學品,苯乙烯、乙烯、甲醇等等。
存在的問題和挑戰,缺口來自于資源原料、高端進口,而我們的出口是低端的,另外還有一部分要依靠下游,輕工紡織等等。把重點的產品進行梳理,得出的結論是,我們出口的產品是大宗低端的,能出口的產品,大部分的產能利用率都是過剩的,低端化、同質化的產品出口是比較多的。
11月9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對外貿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石化行業建議在提供原料的同時,要關注下游,輕工、紡織,包括制鞋等等這些下游出口導向型的產品,這是我們未來的市場。
國際形勢錯綜復雜,但是石化行業高端有技術附加值的、有專利的,這部分需要特別注意,因為將來的市場還會更為復雜。所以創新依然是關鍵,我們如果沒有創新,貿易就還會受制于人。展望未來,中國正由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變,我們將來是會消費的,石化市場還是大有可為!
本次大會是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山東隆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隆眾資訊承辦。由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場外大宗商品衍生品協會、山東省工商聯石油與清潔燃料業商會、微視通協辦。
感謝上海市嘉定工業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海河匯能源發展(上海)有限公司、弘業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壽光魯清石化有限公司、車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無錫米多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偉臺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宇豐機械有限公司、遼寧寶來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杭州中旺科技有限公司、新湖期貨有限公司、宣能能源、青島嘉文化工有限公司、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海科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山東小海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島鼎志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寧波頂創太化新材料有限公司、陜西眾能化工有限公司大力支持!
資訊編輯:祝蓉 021-66896654 資訊監督:顧璘 021-26093393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且僅代表原作者觀點,轉載并不意味著Mysteel贊同其觀點,或證明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與準確性,本文所載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直接決策建議。轉載僅為學習與交流之目的,如無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Mysteel 021-26093490聯系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