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4日,2020(第九屆)中國建筑用鋼產業鏈高峰論壇于?魯能希爾頓酒店順利召開。來自鋼鐵產業鏈、建筑企業以及金融機構、行業協會、政府機關代表齊聚廈門,縱論建筑用鋼產業大勢。
大會現場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奉上的精彩干貨,看重量級專家如何明辨宏觀大勢、洞悉產業格局、透視金融迷局。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地區經濟司原副司長陳宣慶:
建國以后,黨和國家在推進區域發展方面有一些重要探索和實踐,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做法。在不同的階段,國家及時研究制定了區域發展戰略,有利的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從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前,是我國工業布局由沿海向內地推進的階段;從改革開放初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是沿海地區率先發展階段;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到現在,是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初步形成并不斷完善的階段。
我國的區域問題具備一定特殊性:一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差距過大;二是落后地區的發展仍然面臨諸多困難;三是區域無序開發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四是支撐區域協調發展的體質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陳宣慶提出,發展中的差距,不是停滯造成的,協調發展不等于同步發展?s小差距要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分類指導,把區域規劃和區域政策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發展戰略進一步細化、深化。
出臺區域規劃和政策文件的基本思路有加快重點地區和民族地區發展、落實國家重大發展與改革戰略和深化區域合作與對外開放三個方面。我國五個重大戰略區的發展情況,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目前,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格局逐步形成。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首席分析師李擁軍:
從經濟的結構性增長角度看待經濟增長對鋼材需求的拉動效果。今年拉動GDP增長的動力,從支出法核算角度看,一是來自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二是來自于對傳統消費缺口的補充,同時伴隨著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從生產法核算角度看,制造業拉動GDP增長,內在邏輯是固定資產投資在4月份后實現正增長,而且單位投資額用鋼強度有所提升,帶動與固定資產投資相關的工業品增長,如電力設備,建筑專用設備,建筑材料生產設備等。
經測算,4月份起投資額同比正增長,主要得益于第三產業投資額正增長,同時國有資本拉動第三產業投資增長。今后,投資增長主體會逐步向民營資本轉移。此外,汽車整車產量的下降,并不意味著汽車工業增加值為負值。非整車的零部件產量大幅增長,一方面意味著汽車行業產值增長結構發生了調整,另一方面表明受國外疫情影響,我國汽車及交通類等工業配件進口量有所下降,國內企業需要填補這塊“空檔”。這也是我國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的有力時機。制造業實力的提升將進一步支撐中國經濟健康發展。
海南省委深改辦(省委自貿辦)副主任陳小華:
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分階段目標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到2035年,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
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總體圍繞“三稅五自由一有序兩保障”方針政策,分別是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服務貿易自由、投資自由、資金進出自由、人員出入境自由及運輸往來自由、數據安全有序流動、風險防控及法治保障。全島封關前“零關稅”政策包含離島免稅、“一負三正”以及國家級展會免稅政策。關于“一負三正”方面,包含生產設備負面清單、運營用交通工具及游艇正面清單、生產用原輔料正面清單以及島內居民消費進境商品正面清單。
在推動政策落地實施需要組織系統工程建設方面,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海南正在從五個方面著手,并且很多方面見到了實效:1、總體圖紙。年度工作計劃,明確任務書、責任狀、路線圖和時間表。2、施工工具方面,清單、目錄、實施方案、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已有系列化成果。3、施工場地——政策落地的載體,城市建設、產業園區、港口、口岸建設,特別是海上、海岸線、島內三道防線進入了實戰化狀態。4、省直單位、各市縣各產業園區、各企業整裝待發,人員各就各位。5、引進符合海南發展定位的大項目好項目、大企業好企業,國內人才、國外人才,引進島外投資供給、消費需求。穩步推進政策落地。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經濟發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淵:
2020年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沖擊之初,工業、服務業雙雙大幅下行。而近期的三個信號顯示工業生產恢復明顯好于服務業,可能正在迎來第三個相對強勢的階段。工業品部門將迎來為期四個季度以上的“小”時代,具體持續時間與全球和國內的疫情形勢有關。
2020年下半年,GDP增速可以回到原有軌道,并至少維持4個季度。2020全年GDP增速可能恢復至2+%左右,這個目標基本可以實現。其中,全年隱含的GDP增速目標,上限在2.8-3.3%之間,全年隱含的GDP增速目標,下限在2.3-2.8%之間。
2020年中國出口占全球份額達歷史高點,出口增速強勁回升,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第一季度訂單推遲、醫療衛生產品出口、各國刺激政策以及生產秩序受到沖擊等。中國工業可能正在迎來第三個“小時代”的3個特性和“小時代”背后的邏輯。而關于“小時代的背后邏輯”,有其特殊因素:其一,這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特殊沖擊,對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業、電影院線等線下服務業直接產生了更長時間的影響。這些行業即使復工,其產能也無法達到飽和,需求端也仍然受到抑制。其二,疫情使得居民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將更多對服務業的消費轉化為對制造業產品的消費;其三,預估今年國際旅游的逆差將大幅縮小,這些境外支出將轉向境內。不過也將有較大比例轉向國內商品消費,同時其轉向服務業消費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四,在多方面政策支持下,基建投資在5月、6月的當月增速已經回到了接近10%、甚至超過10%的水平,預計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維持在10%-15%之間。
億翰智庫董事長陳嘯天:
今年在國際上外貿受創、貿易制裁加碼,同時國內一季度經濟停擺,遭遇國內外雙重挑戰。但雙重挑戰下仍要實現“穩”與“增”,其中地產是壓艙石,地產作為高權重行業,仍延續“地產穩定器+產業載體”占位。中央對地產的態度曾在疫情時出現搖擺,但疫情后明確堅守,兩會繼續強調房住不炒,目前地產銷售修復,由快速期進入勻速期。而“限價保量”是各方訴求的最大公約數,其中“限價”是手段,為避免價格波動失控,而“保量”是目的,可維持市場成交量在一定規模。房地產市場持續修復,成交整體恢復勢頭積極,短期局部城市再次出現客戶觀望情緒加重的現象。
從市場整體成交情況來看,7月份50城成交環比微跌,但遠超過歷年同期水平,市場維持在較高熱度。行業持續修復,六成TOP50房企累計銷售增速回正。因此,他預計全年房地產規模趨穩,與去年持平或微降,具體或表現為下半年流動性維持合理充裕,預計全年成交面積同比下降2%左右。從區域市場表現來看,目前長三角恢復力度最快,珠三角、中西部、環渤海區域城市間分化明顯。“2+X”格局日漸清晰,即長三角+粵港澳+其他區域(如河南、江西等)。環渤海的市場權重在走低,目前全社會的資源要素都向南轉移,“2+X”的地產投資布局會是未來的大趨勢。
從上下游影響來看,下半年新開工與竣工進程同步加速,上下游產業加快回暖。具體來看,新開工方面,目前相對友好的外部環境及累積需求釋放,會讓房企搶收,保持較高新開工積極性。新開工加速恢復,預計全年小幅下調5%以內。盡管受6-7月災害天氣影響竣工增速放緩,但不改回暖邏輯。竣工進一步加速,預計年底仍會出現“翹尾”,預期全年增速浮動±2%以內。
上海鋼聯建材分析師萬超:
回顧上半年,價格方面:螺紋鋼三季度經過短暫調整后,投機需求積極性提升,帶動價格震蕩上漲;需求方面:成交顯著恢復淡季韌性強;區域價差方面:由于需求爆發點的變化螺紋鋼南北地區差價明顯;成本利潤方面:上半年螺廢差1000-1200元/噸,電爐利潤不足100元/噸。高爐產量升高,外賣鋼坯量降低,高爐利潤200元/噸左右;供應方面:上半年受到需求帶動,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產量創下新高,隨后高位波動;庫存方面:開工延遲導致累庫周期較往年增加約三周,庫存高點大幅高于往年(接近2倍)。政策支撐疊加產業鏈共同配合度過“恐慌”時期后,市場恢復,庫存快速下降,直至因梅雨季節開始而結束。
關于階段市場基本面,目前供需存在一定矛盾,但投機需求提振了三季度市場活躍度,可見需求韌性仍在,但銷售會有壓力。另外,在高產量背景下,整體庫存仍將累積,即便因旺季需求而去化,其幅度也難以過分樂觀,引發像上半年一樣的供需大幅錯配的可能性低。
關于2020年國內建筑鋼材市場展望,供應方面:上半年受到需求帶動,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產量創下新高,但與此同時再增長的空間有限。需求方面:雄安新區、大灣區以及水利工程建設帶來新的鋼材需求點,新老基建共同發力,以及雨季結束房地產迎來“趕工潮”,因此預計下半年需求將好于上半年。價格預測方面:以上海市場為例,9月份預計螺紋鋼沖高空間不大,仍有回調風險。對于四季度價格走向,區域供需錯配陸續填補,庫存去化難度增加,價格或較長時間處于3450-3650元/噸區間之中。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常務副會長李樹斌:
2019年廢鋼鐵資源利用水平創歷史新高。廢鋼鐵消耗總量、廢鋼綜合單耗和廢鋼鐵應用比例創造了我國鋼鐵工業去除大平爐冶煉工藝后的歷史最好水平。根據測算,今年前7個月全國廢鋼鐵消耗總量11316萬噸,同比減少634萬噸,降幅5.3%。
關于廢鋼進口,進口廢鋼可能受到兩方面限制,一是由于目前政策未放開,多數鋼鐵企業并未落實貨源渠道,開發渠道需要時間,二是國外疫情變化可能會多廢鋼出口國渠道及物流產生負面影響,具體影響程度無法預估。關于廢鋼價格方面,預計廢鋼鐵下半年價格還在2500-2700元上下波動,但總體走向還是要有一定攀升趨勢。
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而廢鋼鐵是鋼鐵生產不可或缺的兩大鐵素資源之一,合理開發利用廢鋼資源是何等的重要。隨著我國鋼鐵積蓄量的不斷增加,社會廢鋼資源量也在不斷攀升。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張秋生:
目前營銷模式正在發生變革,智能化、數字化的經濟發展,產業鏈的分工重組,數字化、平臺經濟也應運而生。營銷模式變革有其緊迫性,1、鋼企要順應“數智化”時代發展浪潮;2、大數據時代,傳統鋼材貿易格局發生改變;3、“數智化”對鋼鐵的沖擊及改變;4、數字化、智能化、高質量發展對鋼企傳統生產及銷售模式沖擊較大。他表示,基于數字技術,由數據驅動、平臺支撐、網絡協同的經濟活動構成的平臺經濟正在崛起。
目前鋼鐵企業已有的營銷模式,包括鋼材直銷營銷模式,鋼材代理及經銷營銷模式,鋼廠分公司自營營銷模式,鋼廠混合營銷模式以及正在探索的鋼材配售配送營銷模式和鋼材網絡銷售模式,和“鋼廠產品定制化營銷模式”的智慧營銷模式。實現產品推廣、電子合同、交易、物流、外匯、通關、退稅等一站式服務。才能真正做到,鋼材產品的智能銷售,實現企業數字化的平臺經濟。
上海鋼聯首席分析師汪建華:
從用鋼需求來看,今年8月降雨大超預期,影響了建筑材需求。建筑業相關指數創了近年來新高,預示建筑活動非常活躍。建筑業用鋼需求還有增長空間,年內建筑業用鋼或創新高。
從投資項目來看,上半年基建投資規模及完成進度保持增長。建筑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加大,建筑業支撐經濟復蘇,但各地表現有差異。從成交量來看,據鋼聯調查數據顯示,8月建筑材成交環比略微增長,同比小幅增長。螺紋供需壓力好轉,未來有望再次降庫。
從原料方面來看,進口焦煤價格趨穩對國內市場形成支撐,焦炭短期進入價格博弈階段,未來還有上漲空間。鐵礦石近期價格或維持高位,遠期價格有回落空間,其供平衡將會得到進一步的緩解。
今年鋼鐵行業可以總結為“爬坡過坎,逆勢而行”八個字。鋼價反彈幅度要看基本面的改善情況,要防止地緣政治格局博弈發生不可預測風險以及疫情發展超預期。在經營策略操作上,建議期現結合、順勢而為、積極行動,選擇比思考更重要。
資訊編輯:張華 021-26094423 資訊監督:萬超 021-26093706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
免責聲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并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Mysteel無關。本報告版權歸Mysteel所有,為非公開資料,僅供Mysteel客戶自身使用;本文為Mysteel編輯,如需使用,請聯系021-26093490申請授權,未經Mysteel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傳播、發布、復制本報告。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