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5日,2018年大宗商品市場高峰論壇暨“我的鋼鐵”年會于上海跨國采購會展中心隆重召開。本屆年會將會舉行三天,主題是“新周期,新機遇,新格局”。12月15日13:00,大會同期活動——黑色產業鏈、優特鋼、鋼管、鐵合金等分論壇率先在上海召開。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奉上的精彩干貨,縱覽各品種分析師、業內專家對2018年預測展望。
2017年螺紋鋼下游需求整體向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向好。2017年1-9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58478億元,同比增長7.5%,增速比1-8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9月份比8月份增長0.56%。房地產持續累庫存,必然影響新開工,進而影響鋼材下游需求。
從Mysteel建材成交數據來看,2017年日均成交量為17.32萬噸,而2016年日均成交量的15.65萬噸,同比市場成交量高出1.66萬噸或10%。鋼鐵供給側改革的深入,螺紋鋼供應收縮,國內鋼價上漲,出口優勢全無,Mysteel預估2017年螺紋鋼出口759.7萬噸,較2016年下降1071.2萬噸(或58.5%);2017年螺紋鋼凈出口756.8萬噸,較2016年下降1070萬噸(或58%),預計2017年中國出口鋼材7650萬噸左右,同比下降29.7%,約下降3200萬噸。2017年螺紋鋼表觀消費量為2.14億噸,較去年同期增長52.8萬噸或0.25%。2017年螺紋鋼實際消費量為2.16億噸,較去年同期增長413萬噸或1.9%。
2017年電弧爐增產力度不及預期,從目前跟蹤樣本了解,截至2017年10月全國在產/停產的電弧爐總共有204套,爐子噸數合計14205噸,總產能約1.02億噸,其中在產產約能為8660萬噸,停產產能約為1560萬噸;其中生產螺紋、線材、鋼坯的有106套,爐子合計6500噸,總產能約4630萬噸。截至2017年10月底,電弧爐投復產產能約2650萬噸,其中復產約占30%,而2017年11-12月份還將有11套設備,共計870萬噸產能投產。據Mysteel調查發現,目前國內存在轉換能力的共有16家企業,20條軋線,1570萬噸產能。2016年該部分產能螺紋鋼產量占比63%,假設2017年國內螺紋鋼利潤一直保持較高水平,螺紋鋼產量占比達到80%,即提升近260萬噸。國內螺卷共產鋼鐵企業共15家,涉及螺紋鋼產能3700萬噸,熱卷產能9000萬噸,其他軋材能力8600萬噸。依據Mysteel調查產能利用率數據推算,2017年1-11月份樣本企業螺紋鋼產量增長181萬噸,熱卷產量下降125萬噸,可以看出螺紋與熱卷產量在個別月份有“此消彼長”的趨勢。
據Mysteel調研數據推算,2017年螺紋鋼產量2.21億噸,較2016年同期下降1017.8萬噸(或4.4%)。其中長流程企業螺紋鋼產量為1.89億噸,同比增4.9%,產量占比為85.5%,短流程企業螺紋鋼產量為3203.4萬噸,同比減36%,產量占比為14.5%。截2017年12月初,國內螺紋鋼總庫存(社會庫存+鋼廠庫存)總計453.04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32.2%或215.58萬噸。其中社會庫存300.48萬噸,下降27.5%或113.92萬噸;鋼廠庫存152.56萬噸,下降40.0%或101.66萬噸。2018-2019年計劃新增的16套電爐,產能約1500萬噸,主要產品均為螺紋。依據Mysteel調查發現,2017-2018年預計將新增10套螺紋鋼軋機設備,產能共計1060萬噸,區域主要集中于華北、華東。
預計2018年國內螺紋鋼供應略顯寬松,價格表現為前高后低,鋼廠利潤也將回歸合理。
截止2017年12月,預估全國熱軋板卷產量為1.837億噸,同比下降0.76%;截止2017年12月全年熱軋板卷進口量為266.5萬噸,出口量為1342.67萬噸;凈出口量同比下降21.48%;截止2017年12月全年熱軋板卷中Q料為10333萬噸,同比下降4.28%;C料為8042萬噸,同比增加3.76%。
2016年8月以來,制造業PMI指數長期處于榮枯線上方,制造業較為景氣;2017年,整體制造業指數在51%偏上,表現穩健樂觀。11月,分項指數來看,產成品庫存和原材料庫存指數位于44-48之間,工業企業庫存水平相對偏低;11月生產、新訂單、采購量指數分別為54.3、53.6、53.5,明顯繼續利好整個制造行業。同樣,適用于板材下游行業,今年終端整體產成品和原料庫存相對偏低,對于板材價格繼續形成刺激。
2017年熱卷總產能達2.5億噸左右,2018年仍有1000萬噸產能新增。而2017年整體產能增加,但受到冬季限產影響,產量同比下降1%;對于2018年看,產量會逐步回升,至Q1結束將回歸到正常水平,1500-1600萬噸/月。
2017年熱軋鋼廠下半年價格得到修復,利潤值較高,其產能利用率維持在高位,而Q4的政策限產讓其有所下降,預計后期整體利用率不會出現明顯變化,在78-82%,而2018年Q2以后復產力度加大,則將出現82-84%的利用率。2017年Q4下游需求開始出現回退,增速下降,甚至部分出現負增長。對于2018年Q1預測,需求亮點不足,暫時難以出現雷同2017年此類的爆發式增長,平衡點或將在Q2尋找。
2018年Q1價格走勢或繼續維持高位震蕩,預計主流市場熱軋卷價格在4000-4500元/噸之間,其產量回升、庫存累積量上升后風險才會逐步加大。國內價格在高位調整,2018年出口總量會被迫抑制,國內外價差不大,出口積極性下降,總量下降難以避免。
上海鋼聯鐵礦高級分析師俞晨:
2017年鐵礦市場品種結構矛盾依然是核心問題。自2015年后鐵礦石價格由供需整體矛盾轉化成品種結構矛盾,其中高需求低增量是其根本原因,力拓2017年增量0.67,BHP增量3.71,VALE增量12.4。全球礦山產量增長較大,但主流高品粉礦增量不及預期。高品澳粉發運節奏對價格影響提升,前10月海關鐵礦進口同比累計增5100萬噸,其中澳洲增3000萬噸,巴西增1100萬噸,澳洲PB粉、紐曼粉等主流高品粉礦進口基本持平。
結構性矛盾下國內礦溢價與需求攀升,今年礦山生產積極性高,鋼廠對高品需求增加提升了國內礦的溢價,環保力度加強對國內礦生產影響較大。此外,品種結構性矛盾進一步深化,庫存由總量影響轉為品種影響,港口庫存有望從年初的1.14億噸增至年底的1.45億噸附近,高利潤和限產驅使下,鋼廠對鐵礦品種需求更加苛刻,目前港口上巴西高品粉占比較大,澳洲高品粉占比相對弱勢,這也是最近現貨價格的一個支撐。鋼廠補庫節奏對價格影響較大,鋼廠生產庫存與價格走勢相關性較強,補庫節奏已成為價格走勢風向標,高品粉礦需求變化對價格走勢的影響提升。
四季度關注點還在冬季限產,“26+2”冬季限產政策影響小于預期,工信部明確唐山、邯鄲、安陽、石家莊等重點城市限產50%,其余視天氣情況和當地政府安排為準,實際對生鐵產量影響可能不足3000萬噸,小于此前的預期。
預計2018年全球礦山供應增速放緩,沒有2017年大,但高品粉礦增加,主要增量還是來源于力拓,BHP,VALE。力拓明年PB的發運會增加,BHP也在進一步優化金步巴的質量,VALE也在提高巴混的品味。2018年凈增減產能基本持平,2017年淘汰在產產能2612萬噸,影響明年產量約1168萬噸。2017年新增產能846萬噸,明年新增產能1472萬噸;影響明年新增產能約1064萬噸。
2018年鐵礦石市場要警惕品種替代對價格的影響,限產季導致鋼廠高爐配比出現極端情況,復產后需要警惕品種需求變化,2018年電弧爐新增產能繼續放量,大概要增加3000萬噸,鐵水與廢鋼價差對鐵礦需求影響增加。
預計2018年鐵礦石高品緊缺問題將得到改善。航運市場繼續回暖以及高品溢價使得鐵礦底部邊際抬升,電弧爐大量投產對原料價格攀升形成一定抑制作用。礦山品種結構調整,鋼廠配礦選擇空間加大,2018年鐵礦石價格或將窄幅震蕩。預估2018年全球生鐵產量1.175百萬噸,同比增長0.3%。預測2018年鐵礦石的價格均價或在62美金。全年高點,或出現在上半年。
中信期貨研究員周濤:
2017年11月15日至3月15日的限產階段,主導邏輯是高爐限產導致的需求下滑。通過取暖季限產影響鐵礦需求測算出,石家莊,唐山,邯鄲,安陽四個重點城市限產影響鐵水產量2732萬噸,影響鐵礦需求在4371萬噸。天津,保定,滄州,廊坊,邢臺等其他14個城市限產30%影響鐵水產量532萬噸,影響鐵礦需求851萬噸。此外,供應四季度維持高位,無論是進口量還是國產礦產量,一季度均有環比收縮。在供需人為扭曲背景下,不斷攀升的港口庫存,以及因為限產導致原料庫存增加,是貿易商和鋼廠分別需要面臨的庫存風險。
為應對庫存減值風險,可尋找基差低位時機賣出保值。其中,01合約驅動更強,05合約基差更合適。盡管05合約有復產預期存在,但在長達4個月的限產中,現貨/01合約始終有拖累,加上01-05之間/現貨-05之間的價差不能無限制拉開,選擇流動性更好的05合約保值也可以。如果擔心現貨流動性,有交割打算作為最后保障,則現貨必須選擇可交割品種,同時期貨必須選擇01合約。且期貨賣出時,建倉數量需考慮規避增值稅風險,以85%比例建倉。
2018年3月15日以后,主導邏輯是高爐限產結束后,鋼廠集中復產,帶來生產需求的提升,以及額外的補庫需求。而經過了限產期間的需求壓制,此時礦價預計處于相對低位的水平,反彈的彈性比較大。這時主要風險在于鋼廠集中復產和補庫時,采購成本上升,采購數量難以一步到位。鋼廠復產帶來的生產需求直接提升。取暖季限產導致約日均鐵水產量26萬噸減產,折合鐵礦石需求日均41.6萬噸,這部分需求量會在3月15日以后逐步回歸。由于限產時間長達4個月,受限制的鋼廠在限產期間,會維持相對低位的原材料庫存水平運行。而在限產臨近結束時,為了應對即將開始的產量攀升,會對原材料進行提前備貨,這部分補庫需求,預計會在2月下旬開始。價格在限產期間維持低位,處于非主流礦山成本密集區,如果疊加期間這部分礦山供應減量,在復產開始后,價格預計會有較強的反彈彈性。
此時的應對策略是:對于鋼廠來說,面臨集中復產帶來原料漲價和利潤壓縮的風險,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應對策略。盤面05合約上,低絕對價格時,直接買入鎖定采購成本。目前螺紋盤面利潤貼水現貨,結合焦炭和鋼材期貨品種,鎖定遠期利潤。
上海鋼聯煤焦事業部分析師張鵬:
2017年1-11月全國煤炭產量31.74億,預計全年產量為34.7億,同比增3.92%;2017年焦炭1-11月產量4.1億,預計全年為4.45億,較去年小降200~300萬噸。2017年焦炭價格與產量呈現正相關,國內外雙焦現貨價格走勢基本一致,整體呈高位波動。
2017年我國煉焦煤進口在下游高利潤刺激下持續增加,預計2017年全年煉焦煤進口量將達到6822.7萬噸。其中澳洲煉焦煤資源以45%的占比居首位,蒙古煉焦煤則以38%的占比緊隨其后。
2016年我國焦炭出口1021萬噸;2017年1-11月705萬,同比減少23.5%。預計2017全年,中國焦炭出口量為780萬噸左右;考慮日本、印度的焦爐復產,2018年預計焦炭出口量為600萬。
國內獨立焦企焦煤庫存較上周增加12.17萬噸,短期補庫意愿強,鋼廠焦化焦煤庫較上周增加15.21萬噸,處于歷史高位水平,焦煤全環節總庫存較上周減少1.02萬噸,仍處歷史相對高位水平。目前各環節仍有維持高庫存的需求。焦煤靜態倉單成本均價1436元,較上周漲30元。
國內獨立焦化廠開工率較上周減少1.15%,環保影響延續。獨立焦化廠焦炭庫存下降14.16萬噸,鋼廠采購積極;鋼廠焦炭庫存較上周下降10.1萬噸,庫存高位,消耗為主;鋼廠+焦化廠焦炭庫存較上周減少24.26萬噸;焦炭全環節總庫存較上周減少23.26萬噸,限產去庫存。焦炭交割庫靜態倉單均價1907較上周漲7元;廠庫理論倉單均價1779穩。
預計2018年全國原煤產量將達到35-35.5億噸,焦炭產量將達到4.4-4.48億噸。預計2018年雙焦生產企業停、限產將常態化,雙焦高低品價格差異繼續擴大,雙焦生產企業調價靈活性增加,雙焦價格全年價格跟隨鋼廠利潤波動,高位震蕩下行,山西S0.5主焦煤價格將在1200-1700元/噸波動,唐山準一級焦炭將在1700-2100元/噸波動。
上海鋼聯廢鋼分析師施猛:
2017年廢鋼價格在回落后持續上漲,整體市場表現處于慢牛格局。今年的廢鋼消耗量大增,但庫存可用天數仍處于低位,截止到12月1日,我的鋼鐵61家鋼廠廢鋼同口徑統計,庫存總量291.55萬噸,平均庫存可用天數14.03天,庫存較低導致10-11月份廢鋼價格持續上漲。至于廢鋼出口則曇花一現,進口或小幅增長,2017年10月廢鋼出口29.56萬噸,環比上月減少41.82%。1-10月份累計出口廢鋼168.08萬噸;10月廢鋼進口17萬噸,環比上月增長13.33%,1-10月份累計進口廢鋼191萬噸,累計進口增加13.5%。預計廢鋼出口量繼續減少,進口量將繼續增加。
截至目前,Mysteel統計全國249座電弧爐,涉及產能1.21億噸。其中,華東,華南,華中地區產能占比合計73%。分產品來看,螺紋及盤螺占產能的48%。在已統計企業匯總,55%產能是短流程企業,在產產能累計9600萬噸左右。受電極及廢鋼價格上漲影響,電弧爐煉鋼利潤在7-10月份大幅壓縮,但螺紋價格大幅上行及電極價格大幅回落,使得目前依舊有較大利潤。獨立電弧爐產能利用率持續增加,但增速放緩,截止12月8日,Mysteel調查全國53家獨立電弧爐鋼廠,平均開工率為75.04%,較三月底上漲13.03%;產能利用率為62.72%,較3月底上漲28.51%。(已開工企業目前開工率91.4%,產能利用率在74.15%)
受益于噸鋼盈利增加及廢鋼成本優勢,長流程鋼廠電弧爐復產情況也較為普遍,截止目前,樣本中統計年內復產的長流程鋼廠中的電弧爐產能累計960萬噸左右,貢獻約350-400萬噸產量。明年3-5月份仍有新增電弧爐投產,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截止到12月份統計,明年具有明確投產計劃的電爐產能合計1560萬左右,主要集中在西南、華中、華東地區,新增投產的電爐產能主要通過產能置換而來。
2018年電弧爐產量將增加,主要原因是電弧爐新增產能的釋放、2017年現有電弧爐產能利用率的提升(長流程鋼廠中電弧爐產量增加,短流程或繼續提升20%、老電弧爐技術改造換新電爐帶來的產量的增加(若53家樣本電弧爐企業中舊電弧爐技改或能增加600萬噸產能)。2018年廢鋼總體消耗量將繼續增加,市場或重回爭奪資源格局。電弧爐的復產及新投產,仍會帶動廢鋼的需求;噸鋼利潤較高或為長流程鋼廠繼續高比例消耗廢鋼提供條件,但鐵水成本優勢會抵消一部分需求。長短流程廢鋼資源爭奪或進一步出現,但料型會有差異。
預計未來螺紋與廢鋼價差仍將回歸,螺紋與廢鋼價差的縮小,來源于廢鋼需求的旺盛及螺紋供應的相對增長;螺紋鋼與廢鋼的未來價差或回落至1600-1700元/噸。另外,料型價差的變化未來也存在一定的套利機會。
上海鋼聯鋼坯分析師王美:
據Mysteel調查統計:全國主流鋼坯外銷企業樣本76家,年外銷量約5300萬噸左右;主要地區供應量占比,唐山47%、江蘇17%、武安8%,山東8%,其次天津、山西、東北資源及其他地區不穩定量;資源流向,本地消化為主,部分輻射周邊及華東、華南地區,價格主要以利潤值為參照。唐山地區鋼坯外銷量企業樣本20家,樣本占比90%以上,全年外銷量約2500萬噸;資源分布,遷安、秦皇島、豐南等地資源為主。主要資源占比,遷安44%,秦皇島19%,豐南15%;資源流向,基本流向本地及周邊地區的型鋼、帶鋼、建材的軋鋼廠,亦有南下貿易量;銷售模式,以鋼廠直供與協議量為主,部分特殊規格訂單模式。
自2015年底起,受中國供給側改革、環保等政策影響,下游需求溫和增加,鋼坯結束了從2011年開始,長達五年的持續下跌行情,價格開始震蕩上漲,2017年創出近三年內價格新高,年均值較2016年上漲56.68%。從2017年鋼廠成本看,進入2月份以后,利潤值明顯修復,5月份開始利潤值一路飆升。短期來看,環保限產高爐開工率下降明顯,軋材等量減產,都支撐鋼坯價格高位調整,目前鋼坯含稅成本為2750-2850元/噸,按3930元/噸出廠,理論計算鋼企盈利在1080-1180元/噸;2017年均盈利600-700元/噸,較2016年均高400元/噸左右。
近幾年來,鋼坯庫存經歷了波峰調整,庫存歷史相對高點出現在2013年3月197.59萬噸水平;17年2月最高值101.7萬噸,最低值15.98萬噸,截止12月8日鋼坯庫存23.2萬噸,同比降低51.3%。2017年1-6月份庫存水平同比均高于去年,主動增庫存為主因,進入7月份隨著價格不斷攀升,庫存亦降至年內最低點,在9月份鋼坯價格開始出現下跌,與庫存回升時間相比,趨勢基本符合。目前庫存水平處于相對低位,理論上成品受鋼材季節性需求變化應呈現增庫存趨勢,但環保限產、鋼坯供應緊缺、價格居高不下,短期庫存或難現增長之勢。2018年預計鋼坯社會倉儲庫存將呈現一波小幅增長態勢,但整體增長量可能有限,主要受廠內庫存影響較大,調坯企業或為了減少物流成本及資金成本而直接采購,主動增庫存操作會明顯,庫存水平均值或在2017年平均值43.23萬噸水平之下,整體將持續保持低位。
2018年全國粗鋼產量負增長預期較小,鋼坯資源供應進一步收緊預期偏強,預期2018年唐山鋼坯資源整體供應量同比或減少1.6%左右,調坯軋材企業對坯料的需求量同比或增長20-30%左右,鋼坯需求長期大于供給。
在供需錯配、環保高壓的環境下,2017年鋼坯利潤擴至近幾年高峰。環保限產期間,雖然“供需雙殺”,但鋼廠堅定執行限產,社會庫存下降,都反映出供應縮減明顯大于需求限制,支撐鋼坯價格中期維持高位。受電弧爐產能釋放和需求不確定因素影響,預計2018年鋼坯利潤同比有所收窄,但依然會保持較高的水平。
上海鋼聯鐵合金高級分析師查佐棟:
2017年硅錳行業呈現兩頭波動,中間平穩的運行態勢,一季度現貨市場受底高開工率、低需求影響,價格大幅下跌,二季度期貨發現行情,引領現貨價格走強,三季度行業高開工率、對于錳礦需求上升,四季度北方產區受環保影響,供需失衡,價格突破年內高位。
2017年國內合金企業生產利潤整體好于去年,對于錳礦需求上升明顯。截止前10月,錳礦進口量同比上升28.3%,而錳礦參與者的增加,使得錳礦對于硅錳價格主導性有所減弱,整體表現穩定,國外礦山盈利較好。
預計2018年南北鋼廠需求將繼續出現一定的分化,北方環保成為常態,且政策重心將從去產能向產能結構優化和行業兼并重組轉變,鋼鐵行業增長將有所放緩,預計粗鋼產量增速將趨于平穩,房地產銷售大概率放緩,基建投資可能進一步減弱。
硅錳行業2018年南北產區可能出現一定的變化,南方產區新建大型硅錳企業較多,將占據一定的南方及華東市場,南北競爭格局將更為激烈,對于合金企業的環保普查也將成為常態。對于錳礦需求上升,將導致進口錳礦價格難以出現明顯降幅,硅錳底部價格將進一步上抬。期貨的重要性將進一步為企業所接受,硅錳行業產業內結構優化將有助于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上海鋼聯鐵合金分析師黃佳音:
2017年硅鐵行業前半年低迷,后半年混亂的運行態勢,一季度現貨市場受“低開工、高需求”到“高開工、需求趨弱”再到“需求低于預期”,二季度期3-5月去庫存、5-6月逐步形成供應缺口,三季度行業7-8月缺口“放大”、9月份開始回歸理性,跌破成本后、10月份實際需求高于預期,四季度寧夏產區受環保影響,供需失衡,價格突破歷史高位。
到了年底,一切在12月1日發生轉變,隨著寧夏中衛地區由于環保原因強制要求所有硅鐵企業12月2日停止斷電一刀切之后,12月初開始硅鐵市場上演瘋狂上漲走勢,12月6日大廠率先提高出廠報價至72鐵1.18萬元,市場開始逐步跟漲,目前市場報價呈現混亂局面,成交價高低不一(略有理性回調局面),部分金屬鎂廠開始減產,部分金屬硅企業開始轉產硅鐵(晟基一臺15000金屬硅爐改為硅鐵、金豐一臺20000爐改硅鐵、長源一臺30000爐改硅鐵、鑫豐1臺15000爐改硅鐵;金屬硅改硅鐵需7天左右改過來,以上四家復產后硅鐵可增加5800噸左右/月,華電+百通目前檢修7臺爐子,華電3臺檢修爐子預計一周后復產),但這部分量目前還不足以彌補中衛市場停產的7萬噸左右的缺口,下周末開始即將展開元月鋼廠合金招標,此輪鋼廠定價有望穩定目前國內硅鐵市場局面,另寧夏中衛地區硅鐵企業復產還無一確切的定論,預計可能在元月后逐步明朗。
2018年預計粗鋼產量略有下滑,金屬鎂產量小幅上升,硅鐵出口需求較2017年變化不大,粗略估計2018年硅鐵需求量將會達到459.7萬噸,同比小幅減少2.09%。硅鐵產量預計達到450多萬噸較2017年小幅增長,整體市場仍處供需緊平衡。
硅鐵行業2018年還有可能出現一定的變化,資金、成本、人工等制約部分新增產量,產量預計小幅增加,環保升級波及硅鐵行業,行業洗牌尚未結束,還需要關注以下幾方面:一、電力、蘭炭、硅石等原料價格的制約,二、大廠對市場的預期反映,三、出口關稅明年是否會繼續降低,四、需求端的產能利用情況。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
2017年1-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96萬噸和2293萬噸,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3%和4.1%。乘用車中除SUV產銷保持正增長外,其余車型均為負增長。商用車中貨車產銷增長較大,主要是治超限、實施國五標準、大宗商品貨物運輸增長等原因導致。中國品牌車占乘用車份額已增長至2016年的43%,其中SUV是主要推動力量。新能源汽車全年增速低于預期,產品的品質與性能仍需提升改進,節能技術同樣需要重視和發展。
2016年,我國汽車產銷突破2800萬輛,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中國品牌汽車銷量占比50%左右,市場認可度大幅提高,但汽車行業仍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目前汽車產業發展處于關鍵期,產品形態和生產方式正在發生深度變革、新興需求和商業模式加速涌現、產業格局和生態體系深刻調整。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核心是做大做強中國品牌,以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為突破口,引領整個產業轉型升級。“六”個細分目標分別是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中國品牌汽車全面發展、國際發展能力明顯提升、全產業鏈實現安全可控;新型產業生態基本形成和綠色發展水平大幅提高。
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成績明顯,2001-2016年,汽車零部件行業銷售收入復合增長率為25.1%,高于同期汽車工業銷售收入17.9%的復合增長率。但非關鍵產品領域集中度低、產業集群不強,專業水平不高、仍以外資汽車零部件為主。
預計2018年汽車產銷會保持3%的低速增長。一是國內市場方面:需求依然較大,但影響市場平穩增長的因素長期存在,二是海外市場方面:全球經濟恢復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貿易保護抬頭,海運價格持續增長,企業“走出去”缺乏金融、保險等配套支持。在此情況下,企業進一步分化、企業進一步分化等行業運行特征將更加明顯。
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協會顧問沈德山:
緊固件基礎性能非常重要,原來說大而不強,但現在已經有改變。有些國產螺絲用在汽車發動機上,質量還是很好的,現在外國人都敢買中國螺栓,說明雖然跟外國螺栓質量上還有差距,但是我們也是有的。目前國內螺絲用不上奧迪、寶馬等車輛組裝線,但國產品牌沃爾沃慢慢都在使用,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國產緊固件。
2017年的另一件行業大事記是環保整治。今年“緊固件之都”河北永年環保整頓,當地共有9098家企業、34萬就業人員,在環保整頓中取締5017家、規范1523家、重新環評1677家。同時上游企業也面臨環保,多部委聯合發布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方案,河北等地區鋼鐵企業錯峰生產、限產、停產,導致當地冷鐓鋼產量減少50%,已引起各方面高度關注。
2017年緊固件總產量780萬噸,產值765億元,與去年相比增加5.4%和6.2%。進口的緊固件70%用于汽車,其中80%我們國內也能生產,但由于認證制度不平等而不能使用。冷鐓鋼用途中汽車及相關產業占25.4%,機械制造業占22.7%。預計2018年緊固件總產量為810萬噸,增長3.8%。
2017年冷鐓鋼消耗總量為835萬噸,占線材總消耗量的6.05%。目前國內有35-37家冷鐓鋼生產企業,年產能1370萬噸,產能利用率在61%左右,相較需求量而言,冷鐓鋼屬于產能過剩行業,其中精品鋼僅36萬噸,行業對冷鐓鋼產品的認識也是不開裂、通條性、可靠性。
緊固件產業的發展核心是產品質量,緊固件產品的質量核心是安全性和可靠性,認為低價競爭、爭奪市場、技術含量低、同質化競爭以擴大產量為主的擴張發展道路是走到盡頭了,世界產鋼第一大國不能解決好這一領域的原料供應,這種狀態必須改變。因此要以國家安全,從戰略的調試來認識這個問題。因為緊固件是基礎件、關鍵零部件、安全件。而冷鐓鋼的發展重點應該是:海洋工程、軍工急需的耐腐蝕、全天候的耐候鋼;綠色環保的非調鋼;抗延時斷裂鋼;提高工藝適用性、高質量、穩定性好,適用緊固件向零件化、異型化發展的新鋼種。
上海鋼優特鋼分析師吳淑華:
過去三年,市場成交保持穩定。社會庫存變化比較明顯,單邊下行。價格上漲過程中,貿易商庫存下降,操作層面上導致利潤減少,利潤增長不如2016年。而今年下跌在3-5月初,之后就是小幅調整,然后不斷創出新高。
2017年合金類產品增長不如特鋼,尤其是浙江地區。通過江浙地區與山東地區價格比較,2016年兩地差價高于2017年價差,意味著一、江浙與山東地區價差縮;二、因為價差縮小,產品覆蓋面在縮小。今年8月份以后,出現周末因為山東鋼廠領漲、周一周二江浙地區上漲的情況。貿易商山東拿貨的動力就是后期仍看漲。
今年35家樣本鋼廠產能利用率創出三年新高。除非特殊原因,鋼廠基本滿負荷生產。2015年產能利用率在50%以下,2017年則達到68-70%。鋼廠庫存方面,2017年2月開始創出新高后,一路下行,10月7日有反彈,到目前為止創出2016年以來的新低。今年鋼廠低庫存成為常態,這也是鋼廠漲價的最有力的動力,尤其是山東和江浙地區,兩地庫存“低無可低”。說明市場需求比我們想象要好。
從價格上漲變化原因來看,鐵礦等原料幾乎沒有太大差別,差別主要在合金元素的價格,合金價格2017年上漲明顯,含量多的話上漲會很多,從利潤的增長速度來看,特鋼企業的利潤落后于優鋼。其次,下游需求,汽車、機械產品、金屬制品,分別增長15%、12%、18%。小規格賣的不錯,主要是金屬制品比較好。
2017年部分品種產量下降原因有二,一是普優轉換上,由于螺紋鋼價格增長快、利潤高、消化快,今年沒有普轉優,只有優轉普,23條普優共線軋線,設計產能1858萬噸,2016年產量677萬噸,2017年預估產量504萬噸,減產175萬噸,占2016年總產量4%;
另外一方面是管坯鋼的分流,11家主要管坯生產企業預估2017年產量693萬噸;較2016年增加92萬噸,同比增長15%。
同時,由于優特鋼供應增速不能匹配下游增速,導致了今年優特鋼價格的快速上漲。2017年下游需求增至4750萬噸,但同期的供應缺口預計在190萬噸左右。
展望2018年,一是新增鋼廠投入優特鋼生產,理想狀態下將增加40-50萬噸產量;二是明年價格繼續保持較高水平,但對貿易商的操盤要求和資金需求不斷提升,上游不斷提高其資金成本,下游議價能力在多種競爭下仍能較大體現,對鋼廠而言,其強勢地位仍能維持,且高利潤將成為常態,同時,日定價鋼廠的優勢仍能保持,但對行情的波動性影響加大。
預計春節前后市場走勢分化。假設春節節前能夠回調,則季節性需求淡季、資金成本攀升等將為節后上漲繼續能力,屆時價格有望收付高地、沖擊新高;如若鋼廠低庫存保持強勢、成交維持穩定或因發票問題增量使得節前高位盤整,節后則會因鋼廠社會庫存疊加需求不及預期,導致大幅回調,回調幅度應在10-15%。個人觀點傾向第一種情況,今年1-3月份對貿易商庫存操作的要求很高,建議大家警惕高位風險。
上海鋼聯工業線材分析師溫曉娟:
2012-2016年熊市行情結束,去年到2017年年底反彈幅度達到2600元/噸。2017年整體表現高開低走再上沖,底部反復震蕩,再調整走強,冷鐓、拉絲與硬線創出6年來新高。2012年至今冷鐓、拉絲與硬線價格年波動幅度均較大,2017年在43-46%。分品種來看,冷鐓鋼波幅稍顯平緩,拉絲最為劇烈。預計2018年波動幅度在45%左右,和今年持平。目前各品種價差趨于合理,短期內品種間不存在轉換的可能性。工業線材與鋼坯正常價差650-800元/噸,目前1000元/噸,工業線材利潤空間加大。
正常情況下工業線材比盤螺高150-250元/噸屬合理區間,2017年下半年盤螺與工業線材價差存在反復。預計2018年前半年,盤螺利潤高于工業線材,鋼廠依舊會出現工業線材轉盤螺的情況。與此同時,北方環保、供暖季限產等影響,北方資源供給緊張,價格水漲船高,南下資源不多,結合目前區域價差情況,短期內不會出現資源集中南下的情況。以普碳拉絲為例,2017年全年鋼廠毛利潤均值估算達到680元/噸,預計2018年將合理回歸。
供給方面,2017年工業線材轉盤螺產量共計556.1萬噸,明年上半年轉產的量不會很大。2017年鋼廠開工率均值91.3%,同比上升1.38%,預計2018年前半年開工率依舊在85%以上。2017年產能利用率均值62.87%,預計2018年在68%左右,比今年略高5%。產量上,2017年工業線材樣本總產量4311.64萬噸,較去年減少7.73%。2018年工業線材產量預計比今年微增5%。其中六大品種產量3370.55萬噸,減少7.4%。對比近三年鋼廠、社會庫存,2017年均處于偏低水平,預計2018年鋼廠、社會庫存比今年高10%。
下游方面,2017年整體制造業指數51%以上,表現穩健樂觀。分品種來看,2017年緊固件產量780萬噸,出口285萬噸,預計2018年全年緊固件產量、出口數據均保持微幅上漲態勢。2017年汽車產量增幅在3-4%,汽車產量的上漲帶動了緊固件需求,預計2018年汽車用緊固件保持微增態勢。2017年全年鋼絲、鋼繩出口分別較去年預計減少10%、減少2%,預計2018年微幅好轉。2017年鋼絞線原料供給減少近8.3%,2018年產量、增速或小幅上漲。2017年鋼簾線產量170萬噸,需求量150.4萬噸,預計2018年基本與2017年持平,行業進入緩慢發展期。
出口方面,2017年1-10月線材出口549.79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41.95%,全年較去年減少估計接近40%。結合目前市場情況,預估明年出口微增10%。線材進口方面持續下降10%,明年預計也是如此。很多材料不需要進口,自己都可以做。
預計2018年將新增2000萬噸產能,工業線材產量或有5%的增長。預估鋼廠利潤將合理回歸,全年產能利用率在70%左右。預計整體走勢前高后底,一季度不樂觀,二季度有望創出新高。出口方面則增加10%左右。
免責聲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并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Mysteel無關。本報告版權歸Mysteel所有,為非公開資料,僅供Mysteel客戶自身使用;本文為mysteel編輯,如需使用,請聯系021-26093490申請授權,未經Mysteel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傳播、發布、復制本報告。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我的鋼鐵不銹鋼網
微信號:Mybxg158158
我的鋼鐵不銹鋼網提供價格行情、生產環節數據、商情信息、產業環境信息四類資訊,并借助旗下平臺影響力為客戶提供宣傳推廣服務,通過研究中心提供專業行業研究咨詢服務,并舉辦行業高峰論壇、地區沙龍、供需見面會、培訓,為客戶搭建橋梁。
本文來源于此公眾號,掃描二維碼查看更多信息~
探討行情,交流信息,置換資源,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你值得擁有~~~
添加我的鋼鐵微服號,
注明公司和姓名,
小薇拉您入群!
掃描二維碼即可加為好友